除了張剛本人對商業的敏感、判斷和悟性之外,他能把小肥羊開辦得如此紅火的原因還在於他注重大家有錢一起賺,從來沒有一個人吃獨食的思想,這種利益共享的想法,使得張剛願意與每一個進入公司的人才分享股份,張剛這種分享利益的合作方式,也是小肥羊壯大的基礎。因為他知道股東的積極性和打工者的積極性是不能相提並論的,他采取這種利潤分配的方式,也使各方都能夠盡心竭力。在各方都賺的情況之下,張剛應得的部分也就會隨之而增大。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懂得讓利,有錢大家賺,有利潤大家一起分享,這樣才會有人願意和他合作,也才能讓自己的生意越來越興旺。如果你留意,你會發現,那些生意長久興旺的商人,他們的老板一定是一個能夠讓利於人的人,一定是一個不會讓朋友吃虧的人。所以說,一個敢於吃虧讓利的人,在生意場上也一定會有好的發展前途。
不做金錢的奴仆,你是快樂的富人
西方有句諺語:金錢就是上帝拋給人類的一條狗,它既可以逗人,也可以咬人。這句話道出了金錢的兩麵性。對於金錢,人們隻有兩種選擇:要麼去駕馭它,做它的主人;要麼被駕馭,做它的奴隸。很顯然,選擇前者才是明智之舉。一個人追求財富,目的是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一些,更快樂一些,更幸福一些。
(1)不做金錢的奴隸
做金錢的主人,還是做金錢的奴隸,這是兩種不同的金錢觀念。一個人如果隻為了錢而活著,這是一種變態的心理,他的一切所作所為都被錢左右。這樣的人沒有第二條路可走,他們會在金錢麵前變成奴隸,埋沒其他所有的有價值的理想和目標。
一個歐洲觀光團來到了非洲一個原始部落,這裏有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物品,引起了來訪者極大的興趣。其中,一位老者正在十分專注地做草編,看起來非常精致,觀光團中的一位法國遊客想:"如果把這些草編運到法國,一定會得到女人們的喜愛,引起瘋狂的搶購。"想到這兒,法國遊客問老者:"請問,這些草編多少錢一個?"
老人回答:"10比索。"
"天哪,這太便宜了,"法國遊客看起來有些欣喜若狂,他接著問,"如果我要買10萬個這樣的草帽和10萬個這樣的草籃,那麼需要花多少錢呢?"其實,法國商人是想把價錢再往下壓一壓,這樣他也可以賺到更多的錢。
可是出人意料的是,老者竟然回答說:"如果這樣的話,那我得收你20比索一件!"
周圍的人都以為老者在說胡話,法國遊客也不例外,他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什麼?20比索?這是為什麼?"
老人生氣地說道:"為什麼?如果我做10萬件草帽和10萬件草籃,那麼我就沒有空閑時間來做其他事情了,這樣會讓我覺得很乏味!"
老人的回答,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他不為金錢所動的精神實在讓人佩服。換成別人,聽到有人一次性買他那麼多產品,也許早就高興得忘乎所以了,即便把自己忙得暈頭轉向、天昏地暗也在所不惜。可這位老人寧願享受快樂,也不願以金錢來換取單調的生活。在我們的周圍,這樣的人又有多少呢?
麵對財富,保持一份平常心很重要。一個真正懂得生活的人會明白,生命中不是隻有賺錢這一件事,還有比它更加重要的東西值得我們去追求。他們也追求金錢,但絕不會做金錢的奴隸。如果我們總是用賺錢這件事把生活填得滿滿的,那麼快樂和幸福永遠都不會來,因為容不下。
(2)不為金錢所累,幸福自得
對於任何人,金錢都是重要的。我們要為社會奉獻自己的人生價值,沒有金錢作為物質基礎是很難實現的。然而,金錢不是萬能的。生活中,除了金錢,其實還有很多值得擁有的東西,但這些隻有在你擁有一顆正常心去看待金錢時才能發現並感受到。世界本來很精彩,千萬不要為金錢所累,不要被金錢模糊了你的視野,喪失了自己享受幸福人生的機會。
美國赫赫有名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原本是一隻著名的鐵公雞,不但從來不捐一分錢,連朋友結婚他也隻送一件很廉價的禮物。在洛克菲勒的事業達到高峰時,他的身體卻突然垮了。那天,他突然暈倒,醫生診斷出他患有心腦血管病和其他多種慢性疾病,他表麵上看起來很強壯的身體,實際上已經非常虛弱,醫生表示無藥可救。不過,洛克菲勒並不悲觀,他繼續活躍在工作崗位上,並因業務需要,帶領下屬們一起,踏上了一次非洲之旅,正是一次旅行,改變了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