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財富有兩類:一類是物質財富,擁有它的人如果隻是徒有其表,內心空虛不已,那也不算是真正的富有;另一類是精神財富,擁有它的人懂得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那麼這是他一生的財富。人的一生就像一條蜿蜒的道路,財富就是路邊的風景,隻有擁有好看的風景,人生之路才顯得不那麼曲折和艱難!
貧窮不是墮落的借口
生活中有一些人,因為出身貧窮,所以一直貧窮,出身成為了貧窮的理由。事實上,早已經有數不清的窮人變成了百萬富翁、千萬富翁。如果你隻會為自己的貧窮找理由的話,那麼你便隻能窮一輩子;如果你在為致富找方法的話,你的人生必將有所改變。隻要你願意,貧窮永遠不會成為你出人頭地的障礙。
(1)貧窮不是消極的理由
出身貧窮從來都不是成功的障礙,而是通往成功的階梯。隻是一味地哀歎自己沒有含著金湯匙出生的消極被動的人,永遠都不會混出人樣來。而那些懂得伸出雙手,攀登著貧窮向成功進發的人,勢必會成為生活中的強者。
曾經有一位學習成績優秀的大學生,家境貧寒,他一連六年穿著同一條洗得發白的牛仔褲、一雙破舊不堪的球鞋。早餐的時候,多買幾個饅頭,剩下的就當午餐。勤工儉學掙的錢,他全寄回家做了妹妹的學費。他在校園裏,經常低著頭,沉默寡言。一天,在課堂上,教授當著全班同學的麵對他說:"抬起你的頭來,貧窮不是你的錯!"他豁然開朗,這個一直被貧窮壓得無法抬頭的男孩從此找回了自信。他開始有了燦爛的笑容,一身破舊的衣衫,穿梭在同學中間,再也不自卑了。
畢業後,他開始找工作,沒有想到處處碰壁。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連底薪都沒有的銷售工作,但他實在不是幹銷售的料。工作一年的收入,僅夠養活自己而已。他找到了教授,對教授傾訴了自己的種種不幸,並希望得到教授的指點。教授麵容嚴峻,冷冰冰地扔出幾個字:"貧窮不是消極的理由!如今你貧窮,隻能是你的錯!"說完,教授拂袖而去。他愣在當場,滿心委屈,淚水在眼眶裏打轉。
回去之後,他痛定思痛,想了整整一夜。第二天,他背了滿滿一包的方便麵與幾瓶礦泉水,出去推銷產品。從此,他付出比別人雙倍甚至十倍的努力,業績漸漸有了起色。兩年後,他成為一家國內知名企業的銷售部門經理。如今,每當回憶起教授的那幾句話,他充滿了感激。
在我們無法自立的時候,貧窮不是我們的錯,我們完全可以坦然地去領助學金、去打掃餐廳。對誰我們都可以坦然地挺直自己的腰板。但是,一旦你走入社會,對於一個四肢健全的成年人,尤其是受過了多年教育的人而言,出身貧窮再也不是你的理由!出身也許是命運無法改變的賜予,但是一直處於貧窮的人生絕對是自己的選擇。安身立命是每一個人最起碼應該做到的。如果你連這一點都無法做到,那就應該捫心自問,反省一下了。
(2)你的貧窮價值百萬
貧窮不是一種罪過,更不應該成為一個人墮落的理由。如果你是一個窮人,那你更應該崛起奮戰,充分利用好自己的手頭資源,發掘其中潛在的優勢。做個有誌氣的窮人,珍惜擁有,活在當下,選擇積極地麵對生活,在奮鬥中充實提升自己,那麼你的技能永遠都不會過時,貧窮將會成為你生命中曾有的點綴,財富將會在不遠處徘徊,等待你的垂青。下麵是三個貧困孩子艱苦奮鬥獲得成功的故事,他們的貧窮價值百萬:
第一個貧窮的孩子是美國新聞史上最為成功的雜誌編輯,他的名字叫作博克,是世界上發行量最大的《婦女家庭》雜誌的創辦人。小時候,窮困潦倒,為了維持生計,他每天都要提著小筐去撿從拉煤車上掉下的碎煤屑。懂事的他為了多掙一點兒錢,還主動請求麵包店的老板提供給他一份擦拭麵包店窗戶的工作。他通常在一份工作幹完之後,就立即開始忙著尋找另外的工作,因為他知道,如果自己停下來,便意味著沒有飯吃。12歲那年,他已經開始兼職好幾份臨時工了,星期六早晨他去賣報,星期六下午和星期天他向那些坐著馬車旅行的人去兜售冰水和檸檬水,晚上還要為報社寫關於各處舉辦的生日宴會和茶會的新聞。13歲那年他正式輟學,在一家公司當了一名清潔工,並逐漸地結識了一些名人,從此開始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
第二個貧困的孩子是聞名世界的鋼鐵大王,他的名字叫作安德魯·卡內基,是美國經濟界的一大巨頭。他出生於蘇格蘭,父親是一名手工紡織亞麻格子布的工人,母親以縫鞋為業。後來,一家人的生活實在無法維持下去,他們不得不移民到了美國。在美國,他曾經到紡織廠裏當過童工、燒過鍋爐,在油池裏浸過紗管、送過信。在送信期間,由於苦練出了高超的電報技術,他被一家鐵路公司聘為職員。在這家鐵路公司工作的十幾年間,他以勤奮的工作態度不斷得到晉升,但是依然算不上是富有。第一次參與股票投資的時候,他全部的家當不過60美元。他跟母親商量,以房屋作抵押來貸款,方才買到了共計600元的股票,從此他走上了成功與財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