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角色質量意識
角色質量意識是指個體在特定的社會關係中對質量、工作過程的質量及其規範和行為模式等方麵的認知、態度、情感的反映。
從事各行各業的角色都有其質量意識。學校人員有其教育質量意識,醫務人員有其醫務質量意識,企業人員有其產品質量意識,服務行業人員有服務質量意識,政府公務人員有其工作質量意識,等等。
以企業為例,質量是企業擁有市場的前提和基礎。真正有質量意識的企業決策者、管理者和每個職工,總是不斷地關注企業產品質量。相反地,若是忽視企業產品質量而帶來嚴重後果,那就會自食苦果。2008年9月11日,三鹿集團發生嬰幼兒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從瘦肉精、蘇丹紅到三聚氰胺……麵對接二連三的食品安全問題,老百姓說:“吃葷的怕激素,吃素的怕毒素,喝飲料怕色素,能吃什麼心中沒數。”食品安全問題,不僅成了老百姓的熱點話題,而且引起了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關注。
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的發生,充分暴露出我國乳製品行業所存在的突出問題,如:生產流通秩序混亂,一些企業誠信缺失,市場監管存在缺位,有關部門配合不夠等,給我國乳製品行業及其相關產業帶來了惡劣影響。
為了給乳品質量安全提供有效的法律製度保障,10月6日,國務院第二十八次常務會議通過了《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高票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並於6月1日起正式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同時廢止。從“食品衛生”到“食品安全”,兩字之差折射出以民為本的立法思維。有人概括,本法有四個新亮點:一是取消了食品“免檢製度”。二是對“問題食品”實行召回製度。三是對食品安全法進一步明確了分工,統一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四是對現行監管體製進行了調整,明確規定“國務院設立食品安全委員會”。這一委員會是一個高層次的議事協調機構,對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進行總體的協調和指導,旨在加強部門間的配合和消除監管空隙。
為了增強角色質量意識,企業各級決策者、管理者和每個職工將黨和政府的有關政策、條例、法律、法規真正轉變為自己的實際行動。事實告訴我們,“以質量求生存,以信譽求發展”,是一條亙古不變的真理。誠實守信是良好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良好的信譽和形象是企業的無形資產,也是經濟可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提高的重要保證。
(七)角色價值意識
角色價值意識是指個體在特定的社會關係中對價值、價值觀、價值取向等方麵的認知、態度、情感的反映。
從事各行各業的角色都有其價值意識。即使是同一職業的角色扮演者,也有其不同的角色價值意識。下麵分別就價值、價值觀以及增強角色價值意識等方麵作些闡述。
1.價值的含義
價值屬於經濟學、哲學、倫理學、美學等學科研究的範疇。就一般意義說,價值是一種表示客體的功能和主體的需要之間關係的概念,是指客觀事物對人們需要的滿足,即對人們的有用性。在理解價值含義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價值的客體,可以是物質性的東西,也可以是精神性的東西;價值的主體,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社會、群體、集團、階級、民族,以至整個人類。
(2)客體所具有的屬性(用途與功能)是價值的必要前提和客觀基礎,人們對客體的屬性的需要,是構成價值的主觀條件。因此,實現客體固有的價值,既不能脫離客體的基礎,也不能脫離主體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