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父長歎一聲:“瑞合,你這樣多疑,我隻有從頭慢慢地跟你說了,你千萬別放電話……”嶽父說出實情,瑞合,既然從頭說,你就讓我把話說完,千萬不要掛電話……對於媚子的死,起初,我也和大家一樣,一直懷疑的是你。我知道,媚子無論從哪一方麵講,都要比你強,你怕媚子,從來就沒有動過她一手指頭,從正常角度講,你不會傷害媚子,更不會暴打媚子致死;但是,那天你喝醉了酒,喝醉酒的人偶爾逞一回英雄也是可以理解的;更何況,媚子與胡鳳岐在私人關係上說不清道不明,這些我也聽說過。在這種情況下,你作為丈夫,一氣之下揍媚子一頓,沒輕沒重打傷了,失手打死了,這種可能也是有的。所以,最初,我死死地認為媚子的死,你的嫌疑最大……直到後來胡鳳岐出現在現場,我才感到事情可能有點兒蹊蹺,也許並不像我們大家想象的那麼簡單……當然,這隻是感覺,感覺這東西說不清道不明,不足為憑。後來,我和範子輝交換了一下意見,覺得當時的胡鳳岐太急於洗清自己,表演痕跡太重,好像是有備而來,有一種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味道。另外,劉曉曾經當著我的麵承認他在添香閣和你家單元門前見過胡鳳岐,可是後來範子輝詢問時,劉曉卻矢口否認,我當時就意識到胡鳳岐可能從中搗了鬼。為了穩住胡鳳岐,我和範子輝都沒有打草驚蛇,甚至還當著他的麵斥責你、懷疑你,也許,我們對你的這種不信任態度使你絕望了……對於媚子的死,我一直堅持著這樣一個原則,你是我的女婿,是冬冬的爸爸,假如你是失手弄死了媚子而不是故意的,我會以死者父親的身份從中保你,爭取從輕處罰。我不想讓冬冬失去了媽媽之後再失去爸爸,因此,我一直不願讓範子輝他們正式介入,也許事情壞就壞在了這裏……當天晚上,媚子的屍檢結果出來了。從技術角度上講,警方認為,媚子的死有許多待查的疑點,需要進一步調查,你是第一當事人,又是重大嫌疑人,理所當然是被調查的重點,範子輝打電話與我進行了短暫的溝通,決定正式傳訊你,我同意了。就這樣,公安局出動了兩輛警車,我也在幹休所要了車,迅速趕到你家。在你家宿舍樓前,我們發現了市紀委的辦案車,警車到達時,市紀委的辦案人員正準備離去,公安、紀檢兩個部門的辦案車就這樣擦身而過……後來,聽你家的鄰居講,市紀委想找媚子了解一些情況,鄰居說媚子剛剛過世,市紀委的人敲門沒敲開,什麼也沒說就開車走了……市紀委能找媚子了解什麼情況呢?當時我就感覺有點兒蹊蹺,馬上聯想到了胡鳳岐……這是後話。先不說它。我掏出鑰匙,打開了你家的屋門,發現你並不在家,屋裏也沒留下任何一件說明你去向的東西,範子輝當即對你們的宿舍樓進行了控製,我也不住地給你的手機撥電話。就這樣,我們一邊想法同你聯絡,一邊耐心地等你,一直等了兩個多小時,仍然不見你的影子。此時我們才意識到,你有可能逃了。
本來,這次警方正式傳訊,除了調查你殺人犯罪的可能性外,還想通過你,調查胡鳳岐的一些外圍情況,當時,胡鳳岐的所作所為已經引起了警方的注意,可是,你的出逃,使警方的視線再一次重點集中在了你的身上。按照常人的規律性思維,假若你沒有殺人,你怎麼會跑呢……是啊是啊!你聽我說。也許是事情把你逼到了那個份兒上,可是你如果沒殺人,跑什麼呢?說不清道不明不是理由,胡鳳岐想置你於死地也不是理由,你選擇了逃跑,就等於是選擇了畏罪和對抗,這種選擇,轉移了警方視線,本身就是大錯特錯的……你逃走的當天晚上,警方連夜召開會議,研究案情。會上,曾經有人提出通緝你、追捕你,範子輝私下裏征求我的意見,我還是不願把事情鬧得太大,弄得滿城風雨,人命關天當然是大事兒,但媚子的死,無論怎麼說,也不是什麼光彩事兒。我有一種預感,你的逃跑也許隻是一時糊塗,用不了多久就會自己回來。於是,我對範子輝說,用不著追捕,瑞合是個老實人,如果不是他殺的媚子,也許他想明白後會很快回來;如果真是他殺的媚子,就算咱們給他一個自首的機會!
就這樣,我說服了範子輝,沒有立即追捕你!
那天夜裏,我不斷地給你打電話,你也曾給我打過電話,這種情況使我越來越相信我自己的判斷,我認定你很快就會自己回來的……那時,媚子的屍檢報告結果已經出來了,我不懂刑偵技術,隻聽範子輝說是外力勒喉致死,身上沒有一點外傷,也沒有被人糟蹋過的跡象;隻是手裏攥著一張小紙片,紙片也就火柴盒那麼大,死亡前好像與人進行過搏鬥,是不是媚子因與人爭奪什麼東西而引發的搏鬥,當時並沒有納入警方刑偵的範圍……由於媚子的死亡時間與你回家的時間大致相同,因此,經過對已掌握的各種情況進行綜合分析,警方仍然認為你作案的可能性是有的,但也不能排除有第三者介入。為什麼這麼說呢?就這個問題,我和範子輝曾經私下裏進行過交流,一致認為,醉漢打人,沒輕沒重,拳頭巴掌,逮哪兒打哪兒,不可能一上來就把人勒死,媚子的身上也不可能沒有外傷;更何況,你是第二天天明才發現媚子死去的,按常理推論,對於媚子的死,第一,你有可能因酒醉把她殺了,但自己沒有意識到;第二,你進屋時,可能她已經死了,隻是因為你酒醉而沒有及時發現。可是,由於現場已經遭到了嚴重破壞,警方的確無法求證到第三者的蛛絲馬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