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桃花彩選 (1)(2 / 3)

福雞門:扶桑熱烈似火焰;祿雞門:芙蓉原是拒霜花;壽雞門:翠柯微風梔子瓣;

福狗門:鳶尾翩然如彩蝶;祿狗門:紫荊色與春庭暮;壽狗門:小雨輕風落楝花;

福豬門:苞有紅彩俏連翹;祿豬門:清幽淡雅數桔梗;壽豬門:萱草孤秀自芬芳。

擴音器介紹,“在武陵村,看到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陶淵明很受啟發,親手繪製了《桃花彩選圖》送給村民,讓他們自娛自樂。不料,桃花彩選還是外傳了,到清朝,桃花彩選得到進一步的傳播。根據《大清律、刑律雜犯、賭博》條,將禁止福建桃花彩選專列一例,嚴加禁止。這個條例是乾隆四十四年由刑部奏準定例的。由此可以推定,那時福建已經流行桃花彩選了。薛允升在《讀例存疑》中記載,朝廷禁止福建桃花彩選之後,廣東也製定了禁止桃花彩選的法規,這說明什麼呢?說明桃花彩選是從福建傳到廣東的。”

“到底怎麼玩嘛?老張真是瘦豬嬤屎多。”

年輕人的牢騷引發了暴笑,張思發的信念在笑聲中動搖:導遊詞不用再背,該言歸正傳了。張思發左手舉起一個印好的紅紙信封,右手的擴音器又是一陣嗡嗡巨響:

“大家看到的這三十七門名花,桃花鎮守在那裏永遠不開,作為守門,實開三十六門,十二生肖乘以福祿壽。桃花彩選的遊戲規則很簡單,參與者任意押注三十六門名花中的一門,押對了,賠三十倍,押錯了,押注歸莊家。遊戲麼,押注多少不限,先買籌碼,十塊錢一個。我手上的桃花封印有三十六門名花的花詞,先在姓名這一欄填上大名,選中哪一門,就在空格上打個勾就行了,多打勾或做其他記號的無效,然後裝進籌碼封好。”

張思發用紅紙信封敲敲旁邊一個類似投票箱的櫃子說,“將桃花封投進這個密封的櫃裏,等到押注完畢鎖好櫃門。”

這時,背對大家坐好的那個人轉過身,原來是文化館的畫家謝軍。張思發的左肘撐在謝軍的肩上繼續講解,“到了規定的開彩時間,以放神銃為號,他將頭頂的彩筒當眾散開,布上所寫的花詞就展現在大家麵前了,是否押中一看就曉得。然後打開櫃鎖,取出投入的桃花封,作為押中者獲得三十倍賠償的憑證。就這麼簡單。”

嘈雜的喧囂快要掀翻古舊的屋頂,張思發側耳細聽,議論主要集中在“既然實開三十六門,為什麼隻賠三十倍?”的問題上。張思發暗揣,這明擺著是昏話,三十六倍實賠,讓莊家喝西北風不成?想解釋一通成本之類,想想還是免談,張思發已經回避了“賭注”、“賭客”、“設賭者”等敏感字眼,三十倍的問題也是要回避的。這麼一琢磨,張思發又喊響了擴音器:

“要參與遊戲的遊客,請到門邊購買籌碼。”

桃汛跟啞巴是最早進入陶氏祖祠的,她的任務就是在門邊橫一張桌子賣籌碼,蜂窩似的人堆將桌子擠向牆壁,桃汛夾在桌子與石灰牆之間大呼小叫。張思發的話解救了她,身強力壯的後生幫助移開桌子,桃汛得以拉開抽屜取籌碼。但是,剛剛從夾縫中解脫出來的桃汛瞬間又陷入了更大的困境,數不清的手臂飛舞著不同麵值的鈔票包圍了她,像蜂窩被捅了,根本無法分辨哪一句喊叫是哪一條手臂的主人發出的。桃汛想了一個辦法,無論他們喊什麼,隻管按鈔票麵值給籌碼,比如一百塊給十個、五十塊給五個,省去找錢的麻煩。

觀桃閣的兌獎櫃是桃花彩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負責兌獎的是陳館長和花季。陳館長最煩惱的事莫過於無處創收,觀桃閣雖然被市政府列為文物保護單位,別說收門票,就是泡好熱茶候著也沒人拿正眼瞧一下。啞巴找他說桃花彩選的時候,陳館長比聽說秦始皇複活還要吃驚,“這不是賭博嘛,政府會允許?”

“桃源是誰的天下?三把火的天下。三把火拔一根毫毛也夠十個館長上吊,你以為我有幾個腦袋?”

啞巴知道,暗示一下老頭有市委書記撐腰就可以了,這叫“動之以權”,關鍵還要“曉之以利”。“你們搞個小貨櫃,擺上名煙名酒,價格往死裏標,我保證你們每天進賬這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