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正反對比,可以發現,績效考核其實是一把雙刃劍,運用得當,企業便能夠從平庸走向卓越,像阿裏巴巴一樣推開寶藏大門,運用不當,企業則可能從卓越走向平庸,徒費了功夫,卻難以順利推開寶藏大門。因此,如何讓績效考核對企業運營與管理發揮正麵效用,並不在於績效考核本身,而取決於企業以怎樣的方法實施績效考核。關於如何正確實施績效考核,不妨先看這樣兩個故事:

故事一

唐僧團隊是一個知名的團隊,他們的故事經常被引為課堂案例,然而百密一疏,這個團隊的績效管理卻做的不太好。

一次,唐僧團隊乘坐飛機去旅遊,途中,飛機突然出現故障,需要大家緊急跳傘,然而,不巧的是,四個人隻有三把降落傘,為了做到公平,師傅唐僧準備對各個徒弟進行考核,考核過關就可以得到一把降落傘,考核失敗,就自由落體,自己跳下去。

考核開始,唐僧問孫悟空,“悟空,天上有幾個太陽?”悟空不假思索地答道:“一個。”師傅說,“好,答對了,給你一把傘。”接著又問沙僧,“天上有幾個月亮·”沙僧答道:“一個。”師傅說,“好,也對了,給你一把傘。”八戒一看,心理暗喜:“啊哈,這麼簡單,我也行。”於是,摩拳擦掌,等待師傅出題。可是師傅提問後,八戒卻悲壯地縱身跳了下去。原來,師傅的問題是,“天上有多少星星?”八戒當時目瞪口呆,抓了抓頭就跳下去了。

過了一段日子,師徒四人又乘坐飛機旅遊,結果非常不幸,途中飛機又出現了故障,同樣隻有三把傘,師傅如法炮製,再次通過提問考核大家,以此決定獲得降落傘的人選。唐僧先問悟空,“中華人民共和國哪一年成立的?”悟空答道:“1949年10月1日。”師傅說:“好,給你一把。”又問沙僧,“中國的人口有多少億?”沙僧說是13億,師傅說,“好的,答對了。”沙僧也得到了一把傘,輪到八戒,師傅的問題是,13億人口的名字分別叫什麼?八戒立刻暈倒,又一次以自由落體結束旅行。

第三次旅遊的時候,飛機再一次出現故障,這時候八戒說,“師傅,你別問了,我跳。”然後縱身一跳,師傅雙手合十,說,“阿彌陀佛,殊不知這次有四把傘。”

故事二

在一次企業季度績效考核會議上,營銷部門經理A說:“最近的銷售業績不太好,我們有一定的責任,但是主要的責任不在我們,競爭對手紛紛推出新產品,比我們的產品好。所以我們也很被動,研發部門要認真總結。”

研發部門經理B說:“我們最近推出的新產品時少,但是我們也有困難呀。我們的預算太少了,就是少得可憐的預算,也被財務部門削減了。沒錢怎麼開發新產品呢?”

財務部門經理C說:“我是削減了你們的預算,但是你要知道,公司的成本一直在上升,我們當然沒有多少資金投在研發部了。”

采購部門經理D說:“我們的采購成本是上升了10%,為什麼你們知道嗎?俄羅斯的一個生產鉻的礦山爆炸了,導致不鏽鋼的價格上升。”

這時,ABC三位經理一起說:“哦,原來如此,這樣說來,我們大家都沒有多少責任了,哈哈哈哈。”

人力資源經理F說:“這樣說來,我隻能去考核俄羅斯的礦山了。”

如果你任職於人力資源部門,或者曾經參與過企業的績效考核工作,一定對上麵的故事深以為然,在唐僧考核徒弟的案例中,折射出績效考核的這樣一個誤區:企業的績效指標與公司的戰略管理脫節,相關部門為被考核者製定了過高的績效指標,導致有的員工隻有像八戒一樣無語問蒼天;關於第二個故事,可以發現,該公司將績效考核演義為了相繼推脫責任的鬧劇,大家就像丟繡球一樣,拚命地把對於對績效不佳應該承擔的責任推給其他的人。

手術刀既可以成為拯救病人性命的神器,也可以成為奪人性命的武器,手術刀到底具有哪種性質屬性,取決於人們用手術刀做了什麼。績效考核亦然,績效考核作為一項有效管理的工具,隻要被正確地人在正確的場合正確地使用,才會發揮全麵提升企業績效的功能。本書以績效考核為核心內容,詳盡闡述了何謂“正確的人”,“正確的場合”,以及“正確地使用”,在內容和體例安排上注重績效考核的係統性和工具性,希望能夠對企業正確實施績效考核助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