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篇“黃色”和事老:博采眾長的中間人
第一章如何做“和事老”才能不被誤解
1 明媚“黃色”:影響力一定最大
9號人格的典型代表人物是劉邦和艾森豪威爾,他們自身的能力可能不是很強,但是他們都能將最強的人留在自己身邊。劉邦就曾經說過他運籌帷幄不如張良,調兵遣將不如韓信,供需糧草處理政務不如蕭何。但是他是他們的“領導”,這種能力是9號人格者的突出地方。
秦二世元年七月,由陽城去漁陽戍邊的900名農民,在大澤鄉時因暴雨被困,無法前行。按照秦朝法律,無論何故,如果過了朝廷的期限,就要被斬首。一時,900人心急如焚,卻又無可奈何。
雇農出身的陽城人陳勝不甘這樣等死,他私下對同行的吳廣說:“大丈夫生而為人,如此喪命豈不可惜?與其白白送死,倒不如聚眾一搏,或許有一線生機,你以為怎樣?”
吳廣深表讚成,說:“朝廷無道,老百姓全無生路,早該反了。隻是你我無權無勢,如果不能召集大家一同起事,毫無勝算啊。”
陳勝長歎一聲,憂心地說:“你我有心,奈何別人心懷僥幸,是一定不會聽我們號令的。這個問題不解決,我倆隻能等死,該想個妙法才行啊。”
二人頓感氣餒,相對無言。
突然,吳廣哀歎一聲,苦笑說:“你我都是草民一個,天生的賊命,如果咱們是落魄的王孫貴族,說話的分量自是不同了。可笑,人們都相信他們,相信天命,這有什麼辦法呢?”
一句話提醒了陳勝,他眼中一亮,思忖片刻,道:“人窮命薄,難以服眾,可我們可以巧借天意啊。如果我們耍些手段,讓他們相信天命在我,自無人敢不服從了。到時我們再陳述利害,這事一定能行。”
二人興奮起來,又商議打著興楚的旗號,借以聚眾。一切籌劃好後,兩人便分頭行事。
第二天,做飯的部卒在買回來的一條魚腹中,竟取出了一張帛書。更奇怪的是,帛書上清楚地寫著“陳勝王”三個字。此消息不脛而走,戍卒們人人驚駭,議論紛紛。陳勝見計策已見奇效,於是和吳廣會心一笑,陳勝偷偷對吳廣說:“人們既信天命,我們就該再動動腦筋了。我見眾人仍有狐疑,似乎沒有完全相信,不如我們再想一個計策。”
夜裏,戍卒圍著篝火取暖,忽聽遠處傳來狐狸的叫聲,叫聲中竟夾雜著人言,喊著:“大楚興,陳勝王!”
900戍卒中都是原先的楚國人,楚人又都特別迷信鬼神,接連兩件怪事發生,他們轉而認定陳勝不是平凡人。他們對陳勝一下多了敬畏,確信他是上天派來的神人。
陳勝見巧計成功,於是趁勢殺了兩個押送戍卒的將尉,把大家召集在一處,振臂高聲言道:“我陳勝不想枉死,更不忍心眼看著大家受苦受難。俗話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是天命,我陳勝就要帶領大家做此大事。天命不可違,隻要順從天意,不但強秦可滅,大家更可稱王稱侯,這是千載難逢的良機,大家可願聽我號令?”
眾戍卒已經把陳勝視為天人,今又見他帶頭造反,更加相信他是應命而生的貴人了。想想自己的凶險處境,別無他路,於是,又增加了對陳勝拯救自己的感激之情。眾戍卒不再猶豫,心甘情願追隨陳勝起義,於是群情洶湧,齊聲響應。陳勝首舉義旗,附近的百姓也聞訊加入,隊伍一下發展了數萬人。陳勝稱王,攻城略地,秦王朝從此走向滅亡。
9號人格者不會是某個領域的專家,但是他們最有可能將各路英雄聚集起來。就像武俠小說中的少林寺方丈一樣,他們往往並不是武功最強的,卻是最有影響力、最有包容力的,所以最後的“武林大會”隻能由他們來主持。
9號身上這種獨一無二的優勢使得他們能夠花極少的代價取得很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