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窗揭事發(1 / 3)

東窗揭事發

怡順一年四月,金展栩登基為帝,國號怡順。同年五月,其寵妃蘇玉瑤被封為了文儀皇後,其五歲長子為皇太子。而同年十二月,蘇家的次女蘇欣瑤亦被納入宮中為妃,被封為皇貴妃,地位僅次於其姐蘇玉瑤,兩姊妹極受皇帝寵愛,而蘇家因兩女同在宮中為妃,榮極一時。

……

怡順二年七月,洛丞相長子納婢女牧晴嵐為妾,其妾腹部微凸,早有身孕。同年十二月,誕下男嬰,取名依晨。

……

怡順三年初,突厥攻打瓴蕪,戰事持續了一個月仍未停息,瓴蕪節節敗退。二月,便令洛家二子洛希曄前往,擔任軍師一職。三月,瓴蕪凱旋而歸,收複被突厥占領的土地。

……

怡順三年六月,四大世家木家尋回失散多年的族人,三人皆為洛家下人,分別為牧晴嵐、牧柳依、牧霖鋃,記入木家家譜改名為:木青嵐、木青柳、木青鋃。同年九月,帝下聘於木家,準備迎娶木家未嫁之女木青柳。該年十一月,皇帝的祖母太皇太後因中風而逝,帝隻能將迎娶木家之女的婚期延後一年。

……

這四年間,皇帝隻貪圖於自己的玩樂,苛捐雜稅層出不窮,大量民脂民膏給官吏搜刮,那些貪官汙吏從中作繭,亦從大量的民脂民膏中,私吞了不少稅錢,百姓間怨聲載道,對這在位的皇帝更是不滿。

起義,是必然的,除了大量的農民起義之外,百姓想的,無非是安穩平和的日子。正是利用著百姓這樣的一種想法,隻要作為高官貴族的,將百姓的利益擺在首位,就可以拉攏人心。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深諳這道理的洛家正是看重了這一點,以洛文華為首,將一年俸祿填入國庫,由於他是首發之人,所以他在百姓皆有口碑,而且他還以個人名義,大量購買糧食,贈予那些因為重稅而無糧吃飯的人,更進一步地收買人心。

而另一方麵,與洛家聲名並列的,且有自有“相出洛,妃出蘇”的蘇家同時亦有叛變之心,利用皇帝對其二女的寵愛,逐漸將權力移交到自己的手上。與其同時,蘇家似乎亦看穿了洛家的舉動,在暗中打壓著洛家拉攏人心之舉。當然蘇家的打壓,使到洛家在百姓心中的地位更高一位。

洛家的在軍政上的勢力已經占了其中的五分之三了,相對於蘇家,蘇家憑的皇帝對家族的信任,不斷地抑製著洛家在朝上的一切,令到洛家並在朝政之上並不如意。

附屬於洛家一黨的趙家,是擔任國庫總司一職,被蘇家栽贓嫁禍,以私吞國庫之財的罪名,令到皇帝勃然大怒,以腰斬之刑判決。而其族之人,女的未滿十三歲,男的未滿十四歲的,皆送往罪域室那裏嚴加看管,當作那些賤奴一樣買給富貴之人。而其他人,若為女子,則送到軍營中充當軍妓,男子作為軍中之奴,任人差遣。

這樣一來,洛家相當於斷了一臂,行事不得不低調起來,而相反,蘇家行事亦開始張揚跋扈,民間更是怨聲載道。麵對這樣的大勢,改朝換代是必然的,出師無名同樣是以下犯上。

為了令他們出師有名,我決定利用古代人民的那封建的思想,雖然是說是很狡詐,但是卻很有效,想當年秦末之時陳勝吳廣起義,將絹布置於魚腹之中,篝火狐鳴,為的就是可以建立名義;唐朝武則天彌勒當生下來之言,以自己是菩薩彌勒的名義,製造了“神示天授”的神話,從而代唐而主,成為了一代女皇;更有有元末之時的朱元璋,以“彌勒降世,米勒出世”的名義為號召,掀起了席卷全國的起義狂飆。

看準這一點,希曄與我借以小華跟小衣來通訊,在信中我更提及了這出師名義的事情:借以百姓所崇拜的神佛,憑其名義號召而起義。

就這麼一提,希曄就馬上行動了,過不久,就聽到了有流言說:丞相洛家乃神族神將後裔,取代金家是指日可待。原來,是希曄命莫名在一塊大石上刻上:“金盡,洛興”,再加以泥土做舊以裝作是前人所刻,再命人放到農家田中,而恰好有農夫挖到此石,為此而感到驚奇,因而將此時宣揚開來。

瓴蕪及虢偌皆信仰傳說中的最後一位天帝的神將炎曄,隻因東方及北方乃天界所屬,而南方的荊蠻以及西方的突厥是信仰傳說中的阿修羅王翼皓,隻因西方及南方屬其管轄。聽說是神女死後,兩族之王逐漸消失,整個族開始衰落,然而,在他們為政之時,是兩族最為興旺之時,因而深得人們信仰,在凡間建立大量的寺廟來紀念他們兩位偉大的王。

借用這樣的名義無異是最容易建立人們對洛家的信仰,甚至會相信跟著洛家,就會有熬出頭來的一天。

雖然有著這樣好的勢頭,但是,希曄的命還掌握在金展栩的手上,愛子心切的洛文華根本不敢輕舉妄動。而另一方麵,洛文華通過蘇琳給了我一章紙條,紙條上寫著希望我可以幫他從皇宮中偷取到希曄的解藥。我並不清楚洛文華是如何能找到蘇琳,並將紙條給她的,但是為了希曄,即使他不來給紙條來求我,我也會主動幫助他的。

這第一步就是那時嫁給金展栩,隻有這樣我才能進入到皇宮,並且接近大他。也許希曄會不願意我嫁給皇帝,但是為了他,我願意。以相同的方式帶消息個洛文華,要的隻是要他盡量瞞著希曄,因為我根本就不能將這樣的事讓他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