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零章 鎏金銅佛像(2 / 2)

如果仔細區分的話,唐朝的鎏金銅佛像風格和隋朝又略有不同。

唐朝的鎏金銅佛像大都麵相豐滿,頭部為螺型或水波式發型,肉髻相對於隋代較為高聳,大耳下垂,神情莊重而又不失慈祥。身材比例勻稱,結構合理,體態豐腴,飽滿,袒露的胸肌起伏變化,寫實性較強。

而且唐朝的鎏金銅佛像體態自然舒展,具有很強的動態感。衣飾有通肩式,袒右肩式和褒衣博帶式,更多的是方領下垂式,衣料質感柔和輕薄,衣紋流暢,下身衣褶懸搭於座前若台布,具有時代特點。

最後,唐朝鎏金銅佛像的台座多為束腰式,有六角,八角,圓形或花口形底邊。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唐朝的鎏金銅佛像大都鎏金泛紅。

就好像手裏這尊普賢菩薩鎏金銅佛像一樣,表麵微微泛紅,而且造型風格極為符合唐代鎏金銅佛像的特點。

最關鍵的是,這尊佛像因為一直在這間墓室中待著,不像目前市麵上常見的那些鎏金銅佛像一樣,早就不知道在外麵流傳了多少年,經過了多少人的手,所以,這尊佛像的品相極佳。

如果不是在這裏發現的這尊鎏金銅佛像,楊靖都會懷疑這尊佛像是高仿的新作。

從目前來看,鎏金銅佛像的價值大都極高,尤其是隋唐時期的鎏金銅佛像,一旦在拍賣會上出現,往往都會成為壓軸的東西。而自己手裏這尊鎏金銅佛像的品相如此好,還是武周時期鑄造的,一旦拿出去,那絕對會引發轟動的。

而像這尊普賢菩薩差不多品相的鎏金銅佛像,在這裏還有足足一百零七座!

毫無疑問,有了這些精美的鎏金銅佛像,等自己的私人博物館開起來之後,一個唐朝鎏金銅佛像展館是絕對少不了的!這麼多的唐代鎏金銅佛像,雖然都是來自武周時期的佛像,但絕對會讓那些喜愛鎏金銅佛像的人流連忘返的。

這些都是絕對的好東西,沒的,全都收走!

楊靖很清楚,從這裏帶出去的東西,如果沒有特殊情況的話,是絕對不能見光的。

畢竟按照華夏的法律來講,這裏的東西全都是屬於國家的,私人沒有權力留下這些寶貝。甚至就連自己進入到這裏,也是一種犯罪。

不過楊靖並不擔心,誰讓自己的手裏有一個大的寶貝呢?

楊靖就從來沒有想過要把那方傳國玉璽留在自己手裏,而傳國玉璽既然無法留下,那用這方傳國玉璽來交換剩餘的寶貝,想必國家是能答應的。畢竟這些寶貝又不會帶出國門,而是會永遠的留在國內的博物館對外展覽。

自己辛辛苦苦的為國家找回來傳國玉璽,用這些寶貝當做報酬,想必國家是不會不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