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老爺子誰也沒有想到楊靖竟然搞出了這麼一個驚動地的東西來。
沒錯,如果這卷絹本最終真的鑒定為《清明上河圖》的真跡的話,這絕對是一個驚動地的東西。全世界也找不出幾幅比這幅畫更珍貴的畫來。
肖老剛才用尺子量了一下,這卷絹本要比故宮博物院內珍藏的那幅《清明上河圖》尺寸大不少,縱有48厘米,橫有7464厘米,無論哪個數據,都要比故宮博物院的那幅《清明上河圖》大不少。
尺寸的問題就不提了,單單這卷絹本上的鑒藏鈐印,就讓人無法忽視。這卷絹本上鈐印很少,隻有宋徽宗趙佶還有趙令穰兩個人的鑒藏鈐印,但誰也不敢瞧這卷絹本。
如果這幅畫真的是被趙令穰藏起來的,那麼這上麵這麼少的鈐印反而恰恰證明的這幅畫的真實身份。
故宮博物院中珍藏的那幅《清明上河圖》,可謂是多災多難。雖誰也搞不清楚那幅《清明上河圖》到底是怎麼保留下來的,但光看看那幅畫上的那些鑒藏鈐印,就足以證明那幅畫曾經經曆了多少人的手。
或許有人會,那幅殘卷上留有那麼多名人的鑒藏鈐印,其中不乏有著名的鑒藏家,難道那些頂級的鑒藏大家都鑒別不出來這幅畫的真偽嗎?
可如果故宮博物院珍藏的那卷《清明上河圖》的殘卷,從一開始就是一幅高仿品呢?
這玩意兒誰又得清?
肖老長出了一口氣,非常嚴肅的對楊靖道:“靖啊,這幅畫我們五個要帶回故宮博物院,然後組織專家一塊鑒定一下這幅畫。這幅畫牽扯到的方麵太廣了,即便是我們幾個也做不了主啊。”
楊靖猶豫了一下問道:“二師父,不是我不相信您們,您剛才也了,這幅畫牽扯到的方方麵麵太多了,萬一院裏要是留下這幅畫呢?一旦這幅畫鑒定為真跡,那可就是一級國寶”
幾位老爺子都沉默了。
院裏是個什麼揍性的,他們身為其中的員工是最清楚不過的了。一旦院裏得知哪個私人收藏了好東西,院裏通常都會派出專家去遊,爭取以很低的價格把那件好東西爭取過來,美其名曰——衛國貢獻
這種事情以前他們幾個沒少做,現在輪到自己的徒弟身上了,他們幾個可真是有點沒轍了。
按照相關的規定,國家一級、二級、三級文物的所屬權可以歸屬國家、集體或者私人所有,所屬權歸屬國家的以及文物自然是不能買賣,那是犯法行為。但所屬權歸屬私人的一級文物,在國內是可以流通的,隻要不帶出國門就沒事。
楊靖的這幅畫從所屬權上來講,是屬於楊靖個人的,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人家一不是偷來的,二不是搶來的,三不是盜墓得來的,人家是通過合法的收購淘來的,所以即便是國家也無權強行要求楊靖把這卷《清明上河圖》上交給國家。
可這幅畫一旦鑒定為真跡,那麼影響就太大了,院裏肯定會想辦法把這幅畫收過來的。
可院裏能出多少錢收這幅畫?一億?還是兩億?
劉老他們幾個都很清楚,院裏要是想收這種珍貴的文物,向來都是屬周扒皮的,恨不能一分錢不花收上來才好。可這現實嗎?自己這個徒弟可是正兒八經的土豪,身家好幾個億美元,背後還戳著兩座源源不斷產生巨額利潤的油田,真心不差錢。這幅畫一旦鑒定為張擇端的真跡,一兩個億絕對打動不了自己這位弟子的。
可劉老他們也明白,一旦這幅畫真的被帶回院裏了,要想再要出來,那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肖老也立刻意識到自己想的太簡單了,老臉紅了一下道:“靖啊,這件事是師父考慮的不周。”
“二師父,沒關係,您不用自責。”
劉老他們和楊靖是師徒關係,可黃老不是啊,他還是想堅持把這幅畫帶回院裏組織鑒定。
在這件事上,劉老他們四個當然向著自己的徒弟了。他們四個都是尋找了幾十年才找到這麼一個好徒弟,今人家剛剛拜了師,自己這當師父的什麼也得挺自己的弟子啊。
眼看著自己的四位師父要和黃老吵起來,楊靖連忙道:“這不是還有一個畫軸沒打開嗎?咱們是不是先打開這個畫軸,看看裏麵有什麼再吧。不定這個畫軸裏麵就藏著有關於這幅畫的其他信息呢?”
楊靖這麼一,幾位老爺子這才意識到還有一個重要的畫軸沒有打開呢,於是立刻偃旗息鼓,郭老再次親自操刀,把另外一個畫軸打了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