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李甘的憂愁(1 / 2)

“哈哈,賀老弟,你可不要誆我,能讀書卻不會寫字,那我可是不信啊。”李甘也是認為賀宇在和他開玩笑,因為你要是不會寫字,那你怎麼讀書。“真沒有誆大哥你,小弟我從小是聽書長大的,真不會寫字,李大哥也不要取笑小弟。”賀宇也隻能隨便找個理由去把李甘忽悠過去了,“無妨無妨,賀老弟能說出道理已經是不錯了。銘兒,你去找你母親吧,爹爹我和這位賀叔叔有事情要談。”這李銘也是十分的聽話,李甘說完後他便獨自離開了。

“賀老弟,你也算是聽過書的人了,那麼不知你對於治理之道有什麼見解嗎?”賀宇聽到這治理之道後,心裏也是猜不透這李甘在想些什麼,“那麼請問李大哥,你所說的治理之道是指多大的範圍,一鎮,一縣,一郡,還是一國的治理之道。”李甘聽完則搖了搖頭說道:“非一鎮,非一縣,非一郡,也更非是一國,而是你大哥我手下的這六個村。也不瞞老弟你,在每一年,我們城固縣都會把每個裏正的地盤進行考察,哪個地方差,哪個地方好,也是有賞有罰,治理好的裏正就加一個村,差的就減一個,你老哥我從九個村被連續減了三年,也是讓縣令臉上頗為無光。”賀宇沒有想到這個時候的賞罰製度居然能這麼嚴格,也佩服了這些地方的官員,能夠嚴格的執行這些政令。

“李大哥,請問每年的考察都考的是哪些方麵。”賀宇認為既然李甘問了他,那麼至少也得給李甘一點意見,不過意見不能胡亂的瞎來,所以得仔細的詢問李甘,“考察也很簡單,就是上繳的糧食,自文帝景帝之後,糧食每年上繳的稅都在減少,到了現今的皇上,已經是降到了三十繳一,我手下的這些村雖說每年繳的糧食也不少,但還是無法比的上其他人。”,說到這裏李甘也是頗為的無奈,李甘小的時候家境優越,根本沒有下過地,而且他的父親也根本不去管他,所以李甘也算是被放養長大的。

在李甘還沒有遇見那個帶有一點關係的縣令以前,在這十裏八鄉的沒有人不識這個混賬小子。直到這縣令來了以後,對李甘也是一番的好好教導,讓李甘也是改變了不少。“李大哥,不知道你手下的這幾個村的田地如何,附近是否能有灌溉的河流。”賀宇雖說他是來自後世的,但是自小也是在農村長大,地也是沒有少下。對於後世人耕作的方法他也知道一點,“說道這裏我也是懺愧,你老哥我至今都沒有下過地,至於河流,我手下的村寨是沿著一條彙入湑水河的小河流,這裏人都喚作上青河。”李甘沒有下地,但是這一帶的河流他倒是十分的熟悉,因為小時候的李甘沒有少因為下水玩樂而被他母親責罵。“土地的肥沃是一個土地生產糧食的基礎,而河流的經過則可以充分的利用,讓它能夠有足夠的水量灌溉土地。那麼李大哥手下的幾個村寨是否都利用到了這條上青河呢。”

聽到賀宇說到這裏,李甘也是又搖了搖頭說道:“上青河隻做為附近居民的日常隻用,如果要用來灌溉的話需要修渠,沒有上麵官府的支持的話,我們根本沒有辦法獨自修渠。這幾年北方匈奴的侵擾越來越多,國家的財力很多都用到了軍力,對於像我們這麼小的地方根本不可能拿到財物去修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