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這位女士幾次想說服正在讀初中的女兒一起來做“明目治療”,可女兒的功課太緊張,根本脫不開身。於是,這位女士就問我們的護理師,能不能把眼部反射區的位置告訴她,她準備回家去自己給女兒做治療。熱心的護理師就把我們培訓時講過的一套防治近視的按摩操和一個貼敷穴位的方法,連同幾個相關的頭部反射區一點一滴地教會了她。聽我們的護理師說,她女兒對那套眼部按摩操特別感興趣,隻要讀書讀累了,就會放下書本做一做。至於貼敷和刮痧則成了她們的拿手好戲,不但母女倆演練得津津有味,還教會了另外幾位家長,其中一位家長因為天天督促孩子做按摩、做刮痧,結果,三個月後居然治好了這個孩子的假性近視。
其實,這樣的案例在我們的患者中早已經屢見不鮮了。比如,有的患者原本是來治脫發的,結果,不僅治好了脫發,還趕走了纏繞自己多年的“亞健康”;有的患者最初隻是想治療白發,誰知道,當白發開始慢慢轉黑的時候,竟意外發現,過去一直居高不下的血壓也在悄悄地往下溜;還有的患者,來做“全息頭療”僅僅是為了求得片刻的放鬆,沒想到,不但養出了一頭烏黑亮麗的秀發,還在不知不覺中養好了腸胃不適的老毛病……你看,誰說“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呢”?健康這東西,既是花,也是柳,隻要你肯用心栽培,它就一定可以花團錦簇、柳樹成蔭,而全息頭療——就是一雙栽培健康的手。
改善孩子視力,您可以做到
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它能夠傳達人類所有的感情。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抱怨,自己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已經讀不懂對方的眼神了,原因就是,過去是“四目相對”,現在卻經常要“六目相視”,甚至是“八目相覷”。
確實,我國近視眼的發生率已經高居全球第二位了,而近視總人數更是全球第一。有約占人口總數40%左右的近視人群,也就是說,我國約有4億多近視人群,在這個日益龐大的近視軍團中,青少年占了很大的比例。經常有一些家長不解地問我,學校裏的眼保健操不就是根據中醫的穴位按摩編排的嗎?從學生們入學的第一天起就開始做,而且一做就是十多年,為什麼近視的孩子還是這麼多呢?其實,這個問題很好回答。雖然中小學生每天都在做眼保健操,但是,有哪個家長能保證,自己的孩子是完全做對的呢?我們知道,中醫的穴位按摩非常講究按壓的手法以及穴位的準確性,但是,由於大多數中小學生連基本的中醫知識都不懂,而專業的培訓工作又不到位,學生做的眼保健操往往流於形式,不過是敷衍了事。所以,我很佩服上麵提到的那幾位媽媽,她們言傳身教,不僅把祖國醫學的精髓普及到自己的孩子當中,更讓這些孩子成了真正的受益者。我希望家長們都能夠像她們一樣,一對一、手把手地指導自己的孩子掌握一套準確到位的眼保健操,而不是把督促的目光僅僅停留在孩子寫字讀書等姿勢上。
六節保健操——為孩子的視力保駕護航
第一節:凝神瑜伽
或坐或立,全身放鬆,雙目平視前方,徐徐將氣吸足,眼睛隨之睜大,稍停片刻,然後將氣慢慢呼出,眼睛也隨之慢慢微閉,連續做10次。
第二節:掌熨雙目
先將雙手搓熱,然後閉眼,把搓熱的手掌迅速蓋住整個眼部,讓掌心的熱量熨雙目,待熱量消失後,再次搓熱、熨目,如此反複15~20次即可。
第三節:轉動眼球
睜開雙眼,頭部保持正位不動,將眼睛能看到的範圍盡量放遠,眼球先左轉10圈,再右轉10圈,如此反複,直到眼球發酸為止。
第四節:輕撚耳郭
用雙手的拇指和食指從耳垂開始,由下向上輕撚耳郭,力度以有輕微的疼痛感覺為適,反複20~30次即可。
第五節:輪刮眼周穴
所謂眼周穴,指的就是分布在眼眶周圍,離眼睛最近的幾個穴位,即:攢竹、魚腰、絲竹空、太陽、球後、瞳子髎、承泣、睛明。其中,務必找準睛明(雙眼內側,內眼角稍上方的凹陷處)和太陽(位於頭部側麵,眉梢和外眼角中間向後3寸凹陷處)兩個穴位的準確位置。
具體操作:
① 用彎曲的拇指關節抵住睛明穴揉壓5~10下,然後用彎曲的拇指指麵從睛明穴開始向太陽穴方向輕刮上眼眶,刮至太陽穴時停頓,仍以拇指關節揉壓5~10下。
② 操作同上,但方向是從睛明穴沿下眼眶刮至太陽穴,且睛明、太陽兩穴仍分別揉壓5~10下。兩個動作連貫起來反複15~20次。
第六節:按揉風池穴
將雙手張開,拇指的指腹分別按住兩側的風池穴(位於後項部,枕骨之下,兩條大筋外緣的陷窩中,相當於耳垂齊平。),其餘的四指牢牢地扣在頭部兩側,然後拇指指腹開始順時針轉動按揉兩側的風池穴,另外的四指也可稍稍用力,反複20~30次即可。
妙用麝香止痛膏治療近視
用麝香止痛膏貼敷眼周穴位,可以有效改善眼部周圍的血液循環和代謝,非常有助於恢複眼肌及眼球的正常生理功能。據那位治好了自己孩子假性近視的家長說,她幾乎每隔兩天就給孩子貼敷一次。該方法簡便易行,具體操作如下:
首先,正確掌握要貼敷的眼周穴位:
★ 陽白穴:瞳孔直上,前額眉上1寸處。
★ 瞳子髎:目外眥旁,眼睛外側約0.5寸處。
★ 太陽穴:位於頭部側麵,眉梢和外眼角中間向後3寸凹陷處。
★ 承泣穴:瞳孔直下方,眼球與下眼眶邊緣之間。
然後,把麝香止痛膏剪裁成邊長0.5厘米左右的小方塊,於晚上睡覺前洗淨麵部,貼敷以上穴位,早晨起床後揭去,隔天貼敷一次,如果沒有皮膚不適的感覺可以在持續貼敷4~5次後,停歇一周。但是,一旦皮膚敏感產生不適的感覺,應停止貼敷。
近視反射區刮痧治療——肝、腎、目三區配合
肝反射區
腎反射區
眼睛的反射區
中醫講肝開竅於目,腎注精於目,而處於發育階段的青少年,由於其身體各器官發育尚不完善,屬中醫所說的肝腎不足狀態,此時若遇長時間用眼,營養不均衡,身體的姿勢不正確,以及環境、燈光等後天因素的不利影響,就特別容易發生近視。所以刮痧的反射區不僅要選擇眼部,還要配合肝腎的反射區同時進行。順序最好是先刮肝、腎反射區,再刮眼睛的反射區,且三區的刮痧方向也各不相同,即:對肝反射區刮痧是從中間向兩邊刮,腎反射區是由上向下,而眼睛反射區則應由後向前刮,每區10~15次即可。
全息頭療把美麗帶給您
也許——
一個人的時間,
擋不住世事的變遷;
可是——
一個人的容顏
卻可以成就不老的誓言;
也許——
在這蛛網糾結的人間,
我們還無法放棄眼前的紛繁。
可是——
當雙手和肌膚相觸指尖,
滄桑的臉龐也能展露歡顏!
這首《讓滄桑的臉龐展露歡顏》是一位頗具才情的中年女編輯在親自感受了全息頭療的養顏美容功效後,發表在刊物上的寄情詩。她說:“全息頭療不僅是一部功效卓著的養生寶典,還是一部可以讓滄桑的臉龐展露歡顏的美容秘籍!”
感謝她的詩和她的話,讓我和我們的護理師備受鼓舞。還記得兩年前,她所在的雜誌社要寫一篇治療脫發的訪談錄,我是她的采訪對象之一。采訪的過程中,我們提到了頭療,她對全息頭療特別感興趣,不僅接連提出了很多相關的問題,還特意觀摩了我們的護理師為患者做頭療的全過程。
按照常規,像他們這樣的半月刊雜誌,一般的訪談文章應該在半個月後就能登出來,而一經刊出,雜誌社就會寄一本當期的刊物給我。可訪談結束了一個多月,我卻始終沒有收到刊物。直到有一天,她再次登門造訪,我才知道,那次訪談讓她對頭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出於謹慎,更為了對讀者負責,也為了能親自感受一下頭療的魅力,她特意找到一家離自己住地不遠的專營店,不僅親身體驗了一個月的全息頭療,還結交了幾位常去做頭療的患者。綜合了自己和其他幾位患者的治療感受,她修改了最初的訪談文稿,把這篇文章改成了一篇專門針對頭療的訪談錄。
據說,第一次進專營店,因為她沒有明顯的脫發和白發狀況,隻是頭發摸上去有些幹澀,所以我們的護理師從顧客的利益考慮,隻向她推薦了一款發膜,並沒有建議她做頭療。她幹脆直截了當地對我們的護理師說:“我的胃不太好,吃點東西就覺得脹滿難受,連臉色都跟著發黃,聽說你們的頭療能調理髒腑功能,還可以養顏美容,我就是衝這來的。你們還是給我做頭療吧。”就這樣,我們的護理師對她采取了係統的全息頭療,重點就是脾胃反射區的刮痧和叩刺,而且每次都會對她進行頭麵部的美容按摩。於是,她隔一天就來做一次,連做了兩個星期後,她發現自己的胃口竟然一天比一天好起來,吃完東西後也不像以前那麼脹了。雖然從她的臉色上還看不出太大的改善,但是經過這番體驗,她對我們的頭療已經很有信心了。一個多月後,當她的臉色泛起紅暈的時候,我們的訪談錄連同本節開頭這首《讓滄桑的臉龐展露歡顏》終於與讀者們見麵了。
每個人都可以學會的美容術
祖國醫學認為:“有諸內者,必形諸外”。也就是說,容貌美與人體髒腑的功能有著密切的關係。隻有當人的五髒六腑精氣充盈、氣血旺盛時,才可能擁有明眸皓齒和紅潤細膩的麵容。相反,當髒腑功能出現故障的時候,多麼美麗或俊朗的容顏都會因此而大打折扣。而全息頭療,正是通過對人體頭麵部的經絡穴位以及髒腑反射區進行刺激和調理,從而幫助人們實現養顏美容的目的。下麵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全息頭療中針對駐顏美容方麵的一些療法。
駐顏美容從調理脾胃開始
脾胃反射區
《黃帝內經》中曾提到:“女子五七,陽明脈衰,麵始焦,發始墮”。我們知道,陽明脈就是胃經,胃經起於麵部的迎香穴,是專門走臉的,從這裏不難看出,中醫認為女子的衰老是從胃開始的。而從西醫的角度出發,胃屬於人體消化係統中最主要的器官。我們知道,胃不好的人大多缺乏良好的食欲,即使是有食欲,吃下去的食物也不能很好地轉化成身體必需的營養,試想,一個得不到營養潤澤的人哪裏還有什麼美麗可言呢?所以說,駐顏美容的關鍵就在於胃,而胃又與脾相表裏,如果我們掌握了脾胃在頭部的反射區位置,無論采取刮痧,還是叩刺,或者僅僅是空閑的時候揉一揉、按一按這些位置,都可以收獲到保健與美容的雙重功效。
★ 具體操作主要是根據頭部全息穴區定位找到脾胃反射區。
★ 用雙手的大魚際分別抵住緊緊相鄰的脾胃反射區,用力均勻的按揉,每按揉3~5次,雙手同時向內擠壓一次,如此反複10~15次。也可以采用對反射區刮痧時的方法,但刮痧時應采取由中間向兩邊刮,每次刮10~15次左右即可。
頭療美容“一二三”
★ 一摩(按摩麵部潤顏緊膚)
明萬曆年間的學者周履靖,在談養生之道的《蓋靈單》一書裏,就主張“麵宜常摩”,認為如此可以“去麵折,紅潤”。“麵折”就是皺紋。此外,明人鄭宣在《昨非庵日篡·頤真》裏,也主張“手宜在麵”(常用手按摩臉頰)是“修昆侖(仙術)之法”。據悉,慈禧太後就時常用長約二三寸的玉棍在皮膚上滾動按摩,看過她洗澡的德齡郡主形容說:其肉色出奇地鮮嫩……像這樣一個軀體,尋常隻有一般二十歲左右的少女才能如此;不料此刻我卻在一位老太太身上看到了……由此可見,按摩麵部皮膚是自古就有的駐顏之道。
具體按摩方法如下:
推臉
雙手搓熱,托住下頜,分別沿著鼻梁慢慢向上推臉,隻向上推,不能上下來回搓臉,一直推到前額發際處,然後再重複這個動作,直到麵部有發熱、麻酥的感覺就可以停下來了。這個動作可以活化麵部血液循環,減緩麵部下垂。
提捏眉弓
雙手拇指和食指分別捏住左右眉頭處的皮膚向上提捏,由眉頭到眉尾,重複提捏50次(但不可從眉尾到眉頭逆著捏)。這個動作可以緊致眼部輪廓,減少眼部皺紋。
推揉太陽穴
用兩手中指和無名指按住左右太陽穴,向上推揉50~100下。這個動作可以放鬆神經,強化以上兩個動作的效果。(太陽穴位於頭部側麵,眉梢和外眼角中間向後3寸凹陷處)
點按口角
兩手中指同時按住下頜正中,分別向上按法令紋的弧度上滑,滑到左右嘴角處稍用力按一下,再滑到鼻下人中穴點按。如此重複50次(方向不可逆)。這個動作意在提升嘴角,削弱法令紋。
口吹蠟燭
嘴做吹蠟燭狀,吹氣60次。吹氣時下頜向上抬,盡量拉長脖子。這個動作可以鍛煉頸部肌肉,並消除雙下巴。
結束動作——輕撚雙耳
用雙手拇指和無名指輕撚耳郭,來回撚50下,通過刺激耳朵上的穴位來疏通全身的血液循環,促進以上各個動作的效果。
★ 二按(指壓眼周舒緩除皺)
用兩手食指指腹按在兩眼內側眼角的睛明穴處,以每秒做一次強力按壓的速度,沿著眼眶按壓一圈,直至回到睛明穴再重新開始,如此反複按壓10~15圈,注意,按壓的時候一定要有微微的酸脹感,否則達不到舒緩除皺的效果。
★ 三推(推揉額部五條線)
第一條線:印堂→神庭。
印堂穴:位於人體麵部,兩眉頭連線的中點處。
神庭穴:位於人體頭部,前發際正中直上0.5寸處。
手法:用兩手拇指一前一後,從印堂穴到神庭穴,邊推邊揉,且每穴按壓3~5次,沿線往返10~15次。
第二、三條線:魚腰→陽白→頭維。
魚腰穴:位於額部,瞳孔直上,眉毛中。
陽白穴:瞳孔直上,前額眉上1寸處。
頭維穴:位於人體的頭側部發際裏,由發際點向上一指寬,也就是嘴動的時候,肌肉也會跟著動的地方,大約在處額角發際上0.5寸處。
手法:兩手拇指指腹分別抵住兩側魚腰穴,按壓3~5次,然後邊推邊揉至陽白穴,按壓陽白穴3~5次後再推揉至頭維穴,按壓頭維穴3~5次,重複10~15次。
第四、五條線:瞳子髎→太陽→絲竹空→懸顱→率穀。
瞳子髎穴:位於麵部,目外眥旁,當眶外側緣處,約為眼睛外側一厘米處。
太陽穴:位於頭部側麵,眉梢和外眼角中間向後3寸凹陷處。
絲竹空穴:位於人體麵部,眉梢凹陷處。
懸顱穴:位於人體頭部的鬢發上,當頭維穴與曲鬢穴弧形連線的中點處。
率穀穴:位於人體頭部,耳尖直上入發際1.5寸處。
手法:兩手拇指指腹分別抵住兩側瞳子髎穴按壓3~5次後,沿:瞳子髎→太陽→絲竹空→懸顱→率穀的順序邊推邊揉,推揉至每個穴位時,分別按壓3~5次。沿線往返5~10次。
給您提個醒
你知道嗎?給頭麵部做按摩,和農夫引水澆田時,清理布滿雜草的水溝是同一個道理。我們知道,除去雜物,久滯的流水才可以順利而過,去灌溉饑渴的農田。而分布在我們頭麵部的經絡穴位就好比那農田裏的水溝,如果“雜物”橫陳,阻礙氣血的運行,產生了淤堵,就會導致斑點、痘痕和晦暗的膚色。其實,全息頭療並無多少神秘之處,隻不過是用一些手法和器具來刺激經脈,使氣血循環,打通穴道,疏通經絡,從而增強麵部細胞的新陳代謝,促進淋巴液的流動,帶走細胞所產生的廢物和毒素,以此來達到美容養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