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計算成本的結轉
(一)結轉領用材料實際成本材料驗收入庫時,借記“原材料”;結轉領用材料的實際成本,原材料減少,借記“生產成本”等,貸記“原材料”。
(二)結轉發出材料成本差異結轉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材料成本差異,即分攤材料成本差異,借記“生產成本”等,貸記“材料成本差異”(超支用藍色字,節約用紅色字)。
(三)結轉製造費用發生製造費用時,借記“製造費用”,表示製造費用增加。結轉製造費用,即期末分配製造費用業務,則製造費用減少,借“生產成本”等科目,貸記“製造費用”。類似的還有結轉輔助生產成本,即期末分配輔助生產。
三、計算盈虧的結轉
(一)期末結轉損益類賬戶平時發生費用時,借記“管理費用”等費用類科目,表示費用增加。期末結轉費用類賬戶時,借記“本年利潤”,貸記“管理費用”、“主營業務成本”等科目;平時取得收入時,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收入類科目。期末結轉損益類的收入類賬戶,即期末將損益類的收入賬戶餘額轉出到“本年利潤”賬戶,收入類賬戶餘額減少(為零),則借記“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等科目,貸記“本年利潤”。
(二)年末結轉本年實現的淨利潤或發生的虧損企業實現了淨利潤,體現為“本年利潤”賬戶貸方餘額,年末結轉本年實現的淨利潤,表示本年利潤減少,即將“本年利潤”賬戶貸方餘額轉出到“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賬戶,借記“本年利潤”,貸記“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企業發生虧損,則借記“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貸記“本年利潤”。
(三)年末結轉利潤分配賬戶分配利潤時,借記“利潤分配——提取法定盈餘公積”、“利潤分配——提取任意盈餘公積”、“利潤分配——應付股利(利潤)”,貸記“盈餘公積”、“應付股利(利潤)”。年末結轉利潤分配賬戶,借記“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貸記“利潤分配——提取法定盈餘公積”、“利潤分配——提取任意盈餘公積”、“利潤分配——應付股利(利潤)”。
四、債權債務的結轉
如企業賒購材料,則貸記“應付賬款”,表示應付賬款增加。結轉無法支付的應付賬款,應付賬款減少,借記“應付賬款”,貸記“營業外收入”。企業賒銷產品,則借記“應收賬款”,表示應收賬款增加。結轉應收賬款,即應收賬款無法收回(如對方單位破產)予以轉銷,借記“壞賬準備”,貸記“應收賬款”。貸記“應收賬款”,表示應收賬款減少。
五、其他意義的結轉
結轉還有計算的含義,如結轉應付水電費,即計算應付水電費,借記“管理費用”“製造費用”等科目,貸記“應付賬款”。結轉工資費用,即工資結算業務,借記“生產成本”等科目,貸記“應付職工薪酬”。結轉本月應交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即計算本月應交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借記“營業稅金及附加”,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城市維護建設稅”、“應交稅費——應交教育費附加”等科目。結轉本期應交企業所得稅,即計算本期應交企業所得稅,借記“所得稅費用”,貸記“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此外,還有一些與分錄無關的情形也用到“結轉”一詞,如登賬時,每一賬頁登完,在最後一行結計本頁(或本月、本年)合計數及餘額(即過次頁)後,將其轉入下頁第一行(即承前頁),稱為結轉下頁。又如年終,將舊賬餘額轉入次年新賬,叫結轉下年。在這裏,“結轉”含義是轉賬。
看看小蘇總結的區分方法:平時結轉,指的是結轉成本、結轉收支、結轉費用,到了年底,還涉及兩個科目——本年利潤和利潤分配。企業的盈利或者虧損,在這兩個科目裏一目了然。
結轉利潤究竟是咋回事呢?這和一個很重要的科目有關,即本年利潤——就是企業實現的淨利潤。
利潤是怎麼算出來的呢?這要先知道損益類科目都包含什麼: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收入、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營業外收支等。把它們大搬家,搬到本年利潤裏,說白了就是按著損益類科目的餘額做相反的憑證,然後這些賬戶就被清空了,餘額成0,把借和貸看做是正負號就好理解了。
通俗點說就是將結轉利潤分四步走:
第一步:結轉收入:
借:主營業務收入
其他業務收入
營業外收入
貸:本年利潤
第二步:結轉成本、費用和稅金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其他業務支出
營業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