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計劃裝載三千斤重炮二十門,千斤炮三十六門,實際三千斤重炮隻裝了十四門就出現結構性不穩了。
看完公文,他不假思索,唰唰寫下兩行:
“主力戰艦事關重大,請有關各方認真總結經驗教訓,盡速優化設計方案。
要以群策群力解決問題為出發點,切勿扯皮推諉!”
批示完急件,薑雲逸問道:“蒸汽機怎麼樣了?”
方文舉趕緊道:“博物院已經拿出第七個樣品了。隻是質量與驅動力比值一直降不下來,無法實用。
再就是傳動結構材料一直不達標,熱效率不高,氣密性不夠,缸體焊接易漏氣等老問題。”
薑雲逸並不意外,點點頭:“十年能出成果,給他們記大功,這是劃時代的傑作,將實質性改變整個世界的發展邏輯。
造船是非常複雜的工業體係,我們才剛剛起步,風帆戰艦需要幾十年才能追上西洋列強。
所以,我們要彎道超車,用蒸汽機加速趕超的進程。”
方文舉邊聽邊記,這可都是旁處學不到的大見識。
“對了,行文交建部和博物院,盡速上馬軌道交通重大攻關專項,至少要成立一個小型專職課題組來做這件事。
以後境內以水運為主,軌道交通為輔,官道還要再次之。”
方文舉有些不明所以,欲言又止了一下,還是追問道:“下官愚鈍,請明相明示,何為軌道交通?”
薑雲逸啞然失笑,拿起一張麻紙,畫了一張醜陋的草圖,遞過去道:
“就是鋪上鐵軌,用蒸汽機拉著車廂跑。一旦落地,其陸路運輸效率將提高幾十倍,就是一次性投入較大。”
方文舉仔細看著草圖琢磨了一下,大致明白了軌道交通的原理。
“關內關外無法用運河連接,所以以後肯定要修一條鐵路,就是用軌道交通,把友誼關和襄都連接起來。
以後遼東的人,先坐蒸汽機車到友誼關,然後乘船沿運河南下,就能到洛都了。”
方文舉默然了一下,還是忍不住問道:“明相真的要吞並燕國麼?”
薑雲逸意味深長地道:“周燕一體是曆史的大勢所趨,要麼大龍吞蛟,要麼蛟奪舍大龍。
既然他元利貞沒那個本事入主中原,當然隻能被動接受了。”
方文舉默然無語,心情複雜至極。
雖然瞎子都能看出周國的野心,但從明相嘴裏得到確證,仍然心緒難平。
周燕分離畢竟已經二百年了,隔閡肯定是有的。
“對了,翰林院和宣教部正在編纂曆史課本,其中的世界曆史是難點,你關注一下,就能明白,如果東亞各國繼續蠅營狗苟,早晚叫西洋人一鍋端了。
燕國不是小國,不可以依附於大國存在。周燕這等規模的國家,如果不能自立自強,亡國隻在眼前。
僅一個船舶工業,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和技術積累,朝野上下這兩年算是看得清楚明白了。
以燕國的國力,有能力辦水師麼?如果沒有水師,以後又拿什麼延續國祚?
隻有周燕一體,才能盡快結束紛爭,團結一致向外看。”
方文舉無言以對。
從泰興元年開始,朝廷每年往船舶工業裏投入一百多萬萬錢,這是燕國財政狀況無論如何也跟不上的。
可就算如此大手筆的投入,新下水的主力戰艦竟然還是不及預期。
這兩年下水的二十四艘輕型護衛艦,遵循的是打不過也要跑得過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