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通人情,讓老板主動給予好待遇(1 / 3)

小東很幸運,畢業後早早就找到了一份待遇不錯的工作。年輕、肯吃苦、畢業於名校的他很快就適應了工作環境,老總和副總都在有意無意間對他表達栽培之意。

可時間不長,就有老員工悄悄給他遞話:“你沒看出來啊?老總和副總不合,你看著辦吧!”

由於剛從學校出來,小東真不知該怎麼辦。一番思考後,他決定嚴守中立。老總和副總都喜歡越級交代工作,雖然被任務壓得喘不過氣來,但小東寧可自己加班加點,也要做到兼顧兩邊。

幾個星期下來,小東累得夠嗆,但兩位領導似乎並不領情,尤其是副總,常常為難他。

幸好有人指導他,正確的做法是,維護他人的尊嚴,把自己的為難處境客觀地彙報出來。

經過一次恰當的溝通,他再也沒有麵臨過這樣的困境。

有一天,老總交代完事情後,副總又找他,小東一臉誠懇,同時也是一副為難的樣子對副總說:“您的意見好像跟老總的不大一樣,您看我怎麼跟他解釋呢?要不您跟他溝通一下行嗎?”

看到小東滿麵為難,副總撥通了老總的電話,小東的困境得到了解決。

除了老板,同事也是你職業生涯中的最大財富。你能否處理好與同事之間的人際關係,是你的工作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因此也要學會尊重你的同事。

隻顧自己的尊嚴,會導致有些人與同事相處不夠融洽。尊重他人,搞好同事間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關係融洽,心情就舒暢,不但有利於做好工作,也有利於自己的長遠發展。

不論你的能力是強還是弱,低姿態都能夠幫助你吸納資源。如果你能力強,早晚會發光,同事就會欽佩你的人品;而如果你能力弱,低姿態也便於向別人請教問題。

真正有遠見的人在日常交往中,也會為自己積累最大限度的“人緣兒”,會給對方留有相當大的回旋餘地。

尤其要強調的一點是,縱使別人犯了錯,而我們是對的,如果不能尊重別人,也許也會毀了一個人。而我們卻很少考慮到這個問題。有人喜歡擺架子、我行我素、挑剔,在眾人麵前指責同事,卻沒有考慮到是否傷了別人的自尊心。其實,隻要多考慮幾分鍾,講幾句關心的話,為他人設身處地想一下,就可以緩和許多不愉快的場麵。

尊重對方,關鍵時刻有人幫

很多時候,你以為不重要的人可能在某個時刻就會成為你事業發展的關鍵人物。

公司新來的一位大學生經常在工作中犯錯,別的同事難免對他有些不滿。思宇想起自己剛畢業那會兒的職場感受,不由得對那個大學生格外照顧。大學生很爭氣,也很勤奮,進步很快。

幾年後,思宇都忘記了這件事情。有一次,他去南方的一個公司談業務,沒想到對方的項目總監居然就是當年的那位大學生,那次的業務談得很順利。

雖然思宇對別人說,他自己很幸運,碰到了一個“知恩圖報”的人,這樣就減少了一些難度,成功地拿下了業務,但關鍵還是他自己與人為善。種什麼因,結什麼果,職場的路很長,不能隻看眼前。

一個單位裏什麼人最多?當然是基層員工。他們從事著大量最基礎的工作,除了承擔大量的事務,互相之間還極易團結,造成強大的輿論。

舉例來說,涉及考核、職務升遷,都要聽他們的意見。民意測評就在這一關發揮著作用,那些平時瞧不起基層員工的人,關鍵時刻就要吃苦頭。

況且,誰也不能預測基層員工未來的發展,如果這個基層員工很厲害,將來有可能成為你的對手甚至上級,那麼現在就要搞好關係。當然,即使他很平凡,永遠不會對你構成威脅,你也應該表現出人性中美好的一麵。尊重每一個人,不管對方是強者還是弱者。

細節裏的微妙關係

老板喜歡有功勞的人,但不喜歡搶功勞的人。因此要多讚美他人,多想到他人的功勞,萬萬不可感覺自己最牛,眼睛向上看的時候,一定走不好腳下的路。

可輝在一家知名外企工作。有一次項目經理讓他負責做一個宣傳案的策劃,經過集體討論後,可輝投入到積極的工作中。不可否認,因為他的加班加點,策劃案得以順利完成。當策劃案交到該項目的主管領導那裏後,可輝得到了表揚。

沒想到的是,有一天,他和同事們吹牛,說這方案是他一個人想出來的。

項目經理從此再也沒找他做過項目策劃。

一份功勞是你的,沒有人能隨便搶走,你要學會的就是把功勞與其他人分享。

除了功勞,好消息也要與其他人分享。當單位裏發物品、領獎金等時,你先知道了,或者已經領了,就一聲不響地坐在那裏,像沒事似的,從不向大家通報一下,有些東西可以代領,也從不幫人領一下。這樣幾次下來,別人自然會有想法,覺得你不合群,缺乏群體意識和協作精神。以後他們有事先知道了,或有東西先領了,也就有可能不告訴你。長此以往,你就容易成為被孤立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