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每一個錯誤
我們追求工作中不犯錯誤,但如果出現了錯誤,我們應該如何應對?一定要用積極的心態來麵對。想想看,如果一件事情犯了錯,被你糊弄過去了,下次你會對這個錯誤心存僥幸。但是如果你承擔了責任,也許會被老板批評,但下一次,你就不容易再犯同樣的錯誤。
董麗麗的工作做完了,她看離下班還有半個多小時,便跑到單位辦公室找些期刊來看。這時,她看到一本愛看的雜誌,就問道:“這本雜誌借我一閱可不可以?”負責的人毫不猶豫地點頭同意。
於是董麗麗拿著雜誌回到辦公室,認真地閱讀起來。
突然,有人衝了進來,問:“誰看見××雜誌了?”大家都本能地抬起頭,原來是辦公室的張主任,大家集體搖搖頭。也沒人去問什麼雜誌,反正不是他們拿的。
大約還有十分鍾就要下班了,董麗麗合上書,就在這時,她突然看見雜誌的扉頁上赫然寫著張主任的大名!
現在擺在董麗麗麵前的有兩條路:第一,把雜誌銷毀,從此神不知鬼不覺,所有人隻會懷疑收發室漏拿了,責任由他們承擔;第二,主動供出是她誤拿了雜誌,害得張主任到處找,並暴露她沒下班就開始偷懶的行為。
內心經過幾番掙紮,董麗麗最終還是選擇直接還給領導,並連聲道“對不起”。從此以後,董麗麗很少再四處去找雜誌來看了,也直接改掉了提前在心理上“下班”的壞習慣。
也許有的聰明人會覺得董麗麗的做法太笨。其實,她拿走雜誌一定不會沒有人知道,如果最後暴露,她拿走還不承認,那就不是誤拿,而是人品問題了。
所以,人們通常願意對好事情負責,卻不情願對那些出了偏差的事情負責。有些不負責任的員工在事情出現問題時,首先考慮的不是自身的原因,而是把問題歸罪於外界或者他人,總是尋找各式各樣的理由和借口來為自己開脫。比如,工作業績不理想,就怪別的同事排擠自己,領導亂指揮。這些借口並不能掩蓋已經出現的問題,也不會減輕你所要承擔的責任。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承認它們,分析它們,為此承擔起責任,並把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麵對錯誤,更重要的是利用它們,要讓人們看到你如何承擔責任,如何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具有這種態度的員工才是老板最需要的員工。
別怕犯錯,重在補錯
隻要做事就有犯錯的可能性,但是如果懼怕犯錯就永遠也做不成事情。
陳晨是一個非常勤奮的年輕人,每天都工作到很晚,領導交給他的工作他總能很好地完成。
有一次,公司推廣一個新項目,急需印製1000份宣傳冊,大家都懶得接這麻煩活兒。於是,陳晨主動承擔起宣傳冊的製作和印刷工作。他先後找了三家設計公司,經過詳細的詢價和比較,最終挑中了一家價格便宜服務又好的設計公司。
接下來的幾天,他全力投入到宣傳冊的製作中,別人每天安安分分地坐班就可以了,他卻要不斷地在公司、印刷廠和設計公司之間走動,以協調各項事務,每天的工作時間都超過十個小時,辛苦了好幾天,終於完成了宣傳冊。
沒想到,關於公司介紹的一處細節出現了嚴重錯誤,原來是陳晨在撰寫原始稿件時出現了筆誤。這時,距離新項目開始的時間已經非常近了,公司隻好將宣傳冊重印,因此損失了10000多元。
按照公司的規定,如果員工給公司造成了損失,要接受損失數額1/3的罰款。如果你是陳晨,你會怎麼想?
陳晨主動找到了領導,表示願意承擔責任。麵對這樣的員工,領導的處理方法也非常巧妙,公司嚴格按照規章製度處罰了他,因為他犯了錯誤,給公司帶來了損失。但是,公司同時也給了他一個參加培訓的機會,讓他以後能夠更好地工作。
後來陳晨不負重望,獨立負責一個部門的工作。
當然,同樣的錯誤一定不能犯兩次。很多人不受公司歡迎,是因為他們很多時候幹得多,錯得也多。他們越努力工作,企業受到的傷害就越大。
給大家舉個簡單的例子,現在的電視行業,由於競爭激烈,每台電視機的利潤已經非常微薄了,如果一個實習生一天組裝了100台電視機,卻搞壞了一台,如此看來,企業的損失有多大?
這個實習生再能幹,一天能創造出比一台電視機還大的價值嗎?
給別人尊重,你會越走越順
低姿態讓你獲得實惠
員工在工作中總會遇到尷尬的處境,學會把尊重留給你的老板,才能得到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