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認為通過電話將事情說清楚,似乎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實際上卻很困難。尤其是當對方的地位高,或所談之事非常重要時,自己就常會處於一種“怯場”的狀態,大腦一片空白。即使沒有這麼嚴重,能將事情正確地說清楚,也非常難得。所以,在將資訊正確而簡潔地傳送給對方前,必須先在頭腦中構想清楚。如果不能正確地把握何時、何地、誰、做什麼、方式、如何這幾大要素,就不能簡潔準確地將一件事傳達給對方。
在打電話之前,將要談的內容記錄下來,就是簡便易行的好方法。如果再將有關此事的資料也準備好並放在手邊備查,就完美無缺了。這麼一來,即使被對方反問,也能很快有條有理地回答。
當你打電話時,在對方尚未問起“請問你是哪位”之前,應先主動自報姓名。自報姓名時,應將自己所任職公司的名稱,同時告訴對方。
最後要補充的一點是,私人電話應長話短說。在公司裏,無論哪部電話,都是因工作需要而特地準備的。
禮節無小事,做到不容易
有的小事人人都懂,但未必人人都能做到。如果在待人接物方麵你能做到彬彬有禮,老板就會放心地讓你去待人接物,你也具備了別人沒有的競爭力。
如果你是一名銷售人員,就要知道這些事情:客戶年齡多大?客戶家住哪裏?客戶有沒有孩子?孩子上學沒有?客戶有什麼嗜好?你是在引導客戶還是客戶在引導你?能回答這些問題的銷售人員,待人接物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不要小看與其他人打交道的每一件小事,當你接聽電話的那一刻,你就代表了公司。假使你在電話裏表現出失禮的態度,對方會認為這是公司的失禮,有時還可能導致談判破裂,最終失去客戶。
這樣一想,禮節就更重要了,哪怕是你工作忙得要命,如果此時有位客人走進來,也應當站起身來行禮,這是最基本的禮節。如果你看到這個人過來,內心高興,但是你卻坐在那裏繼續做事,隻是把頭例行公事般地點一下,那麼對方便有一種被忽略的感受。
寒暄時的禮節為,身份低的人先問候身份高的人。而對於所有的公司來講,訪客都是居於上位者,因此必須由己方先致問候。所以當見到訪客時,要先行問好。
當你有約好的訪客時,如果說“讓您久等了”,他會在心裏暗想:“原來這家公司很看重我!”當你的上司看到你如此向訪客問好後,必定會對你刮目相看。當然,這並不是說隻能使用“讓您久等了”這句話,可以根據不同的時間和場合,加上額外的話。如果是經常出入自己公司的來訪者,說上一句“天氣這麼炎熱,您辛苦了!”之類慰勞對方的話,效果也會很不錯。
在待人接物的時候,正如以上所講的方法,都是在強調一個信號:你對我很重要。這是大部分人所關注的,所以,要盡量記住和自己打交道的人的名字,如果你自己總被重複問“請問您是哪一位”,你也會有不被重視的感覺,更何況他人。所以為了避免使對方產生不快,當聽到訪客的公司名稱、姓名之後,應記錄下來,以免遺忘。詢問的時候,如果是難以聽清楚的名字,就應複述一遍,或向對方問清楚,以便將正確的公司名稱、姓名記住。
如果要陪同客人去會客室,不能用手一指會客室,說一句“請到那裏等候”就算完事了。將訪客帶到會客室,才是應有的禮儀。在帶路的時候,要注意不要自顧自地走在前方,而忽略了後方的客人。
帶路時,應配合訪客的步調,走在距離對方大約一公尺的斜前方,這是為了讓訪客走在走道的中央。此外,不時回頭看看訪客是否跟上了自己,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