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則上,早踏入工作領域的男孩子,或多或少會順從邪惡的力量,而且對於生活中有更高目標的人是難以降服、非常危險的力量。它不停地把人拖向自私、拖向各種自私自利的行為、拖向狹隘的利益和思想——違反公眾道義和為公眾服務的精神、違反互相幫助,實際上違反一切成為良好公民的願望。這種邪惡的力量是如此陰險,甚至宗教信仰——不是宗教本身的純淨和無暇,而是自以為純淨的宗教信仰——都可能伴著祝福和祈禱受騙,接受它的神聖不可侵犯。
那麼,除了年輕人本身固有的道德力量,有什麼能最好地保護年輕人。在我們生活的競爭中,沒有那些狹隘和冷漠的傾向呢?怎樣做才能阻止他不從事能使人成為無用的、能引起傷害的卑微的職業呢?怎樣做才能讓他擁有保持社會和公民的愛國及利他主義的精神呢?怎樣做才能保證他是一個發育健全的大腦,在它的發展過程中不貧瘠和不減縮呢?就像我所想的,那是一個廣泛的教育——廣泛的文化——對我們的民主有意義。它擁有比民主激發出普通學校教育蘊含的基本文化更蓬勃發展的作用。
卡羅爾?卡斯蒂斯?博吉斯,伊利諾斯高級法院審判長:
“我不認為在職業或者商業生活中,學曆或者學位有任何實際的益處。傳統的教育是讓人期盼的,如果一個年輕人到了25歲的時候能夠完成傳統的教育以及職業學習,他應該去做;但是,我認為,每一人都不應該遲於那個時候進入職業生活,也不建議為了畢業於傳統教育而長期留在學校。
在理工大學獲得的知識對於機械師和技術人員都有益處,而且幾乎是某些機械貿易行業的必要部分。”
芝加哥的亨利?拜福德,醫學博士:
“一個人不可能知道所有的知識,但是大學教育可以讓人更好地適應職業,更迅速地勝任重要的職位。”
查爾斯 ? 海因,康涅狄格州教育委員會部長:
“要不要上大學,還要考慮個人的天分。所以,傳統教育對於一份職業不是必備的;從就業的角度看技術教育更有優勢。對於特別的行業或者職業,技術學校的全麵教育是有價值的,但必須經過實踐才會成功。
威廉姆?亨廷頓,法學博士,波士頓大學校長:
“一個年輕人,要想在未來任何一個行業取得成功,應該在一所好大學受廣泛的教育,這既是為了他自己,也是為了他即將服務的社會的利益。
對於即將就業的男孩也是如此。如果他擁有良好的頭腦、想要使自己成為世界上有用的人(不僅僅在他的職業中),他應該帶著好好發展和遵守紀律的想法走入生活。
即使是為了一份與機械相關的工作,他也應該盡可能接受廣泛的教育。技術學校為了行業中高級別的工作開設了很好的鍛煉手、眼、以及腦力開發的課程。”
約翰?湯姆森,費城免費圖書館館長:
“我從沒遇見過因為嫌受教育花費時間而後悔的人。受過教育的人,不但在未來職業生活中擁有較強的競爭力,而且在失敗或者不順的時,還具有能理性地忍耐任何一種命運的修養。”
哈裏?普拉特?賈德森,文科碩士,法學博士,政治科學首席教授,藝術、文學與科學係主任,芝加哥大學執行董事:
“我建議想要就業的男孩子讀一所傳統的大學,因為除了職業所需的具體知識,在大學中獲得的心理和道德的發展是非常有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