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雷德?霍華德,波士頓布朗寧公司C.A.公司成員,在給作者的信中寫道:
“一個要在批發和零售業做出選擇的年輕人首先應考慮他的先天素質,多考慮兩種工作的差異。因為眾所周知,很多成功的批發商在嚐試零售業時,造成了慘重的失敗,反之亦然。
當然可以說,目前零售業比批發業有優勢,都是推銷生產商或廠家不方便自己推銷的貨物。
起初生產商是自己產品的賣主。隨著對商品需求的增加,首先需要零售商,然後又出現了批發商。
零售商經常由一些小經銷商來做,批發商的位置非常重要,真正必不可少。但隨著人口增長,欣欣向榮的零售業采用各種方法吸引與更小的銷售中心的貿易,零售商變得能夠處理越來越大宗的貨物,直到很多人成了比批發商本人還大的買家,因此,產品就有了更值得的依托。在一些比如鞋業、雜貨和幹貨等生意,零售商的購買量已經大到批發商直接讓位給零售商的程度了。現在大批量曾經要先經過批發商的貨物,從廠家直接到了零售商的手中。
就我所能看到的而言,這種差異未來會更大。零售業越大越直接經銷第一手貨物,越不需要中間環節,而規模太小的零售商得不到直銷授權。所以,一些彼此不互相傾軋的小經銷商聯合在一起,一起進貨,再按需要分銷,這樣能使他們獲得同大買家一樣的優勢。眾多聯合因此應運而生。
在這個信任和聯合雙贏的時代,對批發商的需求越來越小,對於年輕人而言,批發領域的機會也在變小。
盡管如此,對於大批從事批發業的人來說,還是比從事零售業機會更大。
首先,經曆了最初幾年以後,批發業銷售員的工資平均更高。他們所做的工作提供了外出與更多與人打交道的機會,需要運用各種能力,發揮機智和自信,這在櫃台銷售不見得需要。
在商業的眾多分類中,如果一個人肯定有機會當上部門經理或部門擁有人,那麼零售業更適合。
如果他傾注於他的事業,不分心於別的事,他會積累更多的財富,並積累更多的經營經驗,過上一種更得心應手、更自由的生活。
無論作何選擇,年輕人的希望一定在其自身百折不撓的努力中。
底層的所有事務一直都很雜亂,各個部門現在都苦於需要支撐和堅持,有真才實學的年輕人無論是在批發業還是零售業一定會成功。有這樣事業追求的年輕人一開始就會堅信自己的選擇。他不會把失敗歸咎於入錯行或個人能力不足。”
威廉姆? 霍利克先生,威斯康星州拉辛?韋斯霍莉克食品公司總裁,在給作者的信中寫道:
“簡言之,年輕人應該選擇零售業還是批發業?想要在零售業成功的男孩要有掌握細節的能力。事無巨細,任何事情,無論多麼細小,都不能疏於觀察,如果可能,要同等對待。每天都會出現無數瑣碎的細節,需要迅速地做出決定,要想做到這點,必須有掌控全局的能力。這就意味著用心工作,開動腦筋,養成仔細觀察的習慣並係統地進行推理,打下堅韌不拔的穩固基礎及取得成功的決心。如果這是一個涉及到銷售藝術的行業的話,顯然各個方麵的因素都應該考慮進去。這個年輕人必須培養高雅開朗的性情,而且要對人性有所了解。
另一方麵,有機會在批發業起步的男孩顯然需要同樣的素質。因為大批量銷售的成功,也要依靠零售業的全部細節知識。在我看來,缺乏上述需要的任何一點,都會極大地妨礙在批發業胸懷大誌的人的成功。據此,必須加上超越工作以外的額外知識。要完全了解所賣的東西,它們的原料和加工狀態以及應該逐漸對買該產品的人的需求和特點有所了解。
因此,要取得經營上的成功,零售業和批發業都需要同樣的素質。如果對工作不能完全勝任,就沒有希望取得極大的成功。同時,告誡現在的年輕人成功不會一蹴而就的想法似乎很困難。很不幸,強烈認為人一定能很快致富的觀點,是我們時代的一個弊端。古老的拉丁語座右銘‘放慢匆匆的腳步。’是我推薦給商業界所有雄心勃勃的年輕人的箴言。在這之下,作為真正成功和幸福的基礎,特別是為了能擁有同行的尊敬和喜愛而形成的穩固的商業誠信,要對“十誡”有完全的認識和信奉的決心。近幾年出現了許多令人惋惜的例子,本應該是頭腦聰明、金融巨頭的年輕人的沒落,已經給商業退化帶來了教訓,這對於希望獲得穩固成功的雄心勃勃的年輕人而言,已經敲響了警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