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運動療法
騎自行車對人體的好處,可與長跑和遊泳相媲美。一般人認為,與長跑、遊泳比較,騎自行車時上體活動量小,隻對四肢作用大。實際上並非如此。騎自行車對內髒器官的耐力效果(即有氧運動能力訓練效果),與長跑、遊泳相同。因此,美國著名心髒病科專家P·D·霍威特博士大力推薦自行車運動。
英國醫學協會的一份報告說,騎自行車是一種理想的鍛煉方式,這項運動對人體造成的壓力比跑步要小,比遊泳更容易廣泛地展開。如果一位年齡在35歲的騎自行車人,每星期騎60英裏的話,那麼他的心力衰竭的危險性比不騎自行車的要低20%。騎自行車還能降低神經官能症的發病率及其嚴重性。
騎自行車還能使血壓降低,促進心血管功能,增強耐力和調整人體脂肪。大量使用自行車可減少空氣和噪聲汙染,解決交通擁擠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離、退休人員,不宜太早與多年朝夕相伴的自行車告別。騎自行車既可防病,又能推遲大腦老化。
人的膝關節前方髕骨內有一層較薄的髕軟骨,狀如海綿,它的營養吸收和物質交換,主要依靠膝關節伸屈壓迫而吸入和排出。老年人如膝關節長期缺乏足夠角度的伸屈,極易引起髕軟骨炎,造成膝關節經常疼痛。而騎自行車可以使膝關節連續不斷地伸屈,引起髕軟骨舒縮,從而使營養物質及代謝產物在其中充分交換,有利於預防老年性髕軟骨炎。此外,騎自行車是一種全身性協調運動,受中樞神經所統帥,可使大腦得到充分鍛煉和活動,對推遲大腦老化有積極作用。因此,離退休老人應盡可能繼續騎自行車,但要注意安全和不要過累。
球類運動
球類運動大多要通過比賽才能取得鍛煉效果。其缺點是這類運動不能1個人進行,而且要有比賽場地。但球類運動對增強體力和維持良好的健康狀況作用的確很大。
球類運動種類很多,基本上可分為大球(足球、籃球、排球、橄欖球、水球等)和小球(網球、羽毛球、乒乓球、手球、棒球、高爾夫球、門球、康樂球等)兩大類。對青少年及健康的成年人,則適用大球和小球,而老年人和體弱的人則可以適當地選用小球。
球類運動對人體的作用:
(1)能增強呼吸肌和橫膈肌,使胸腔更加有力地舒縮,更多地呼吸空氣,增加肺活量和通氣量,減少殘氣量,健全肺髒。
(2)增加血液量,特別是增加紅細胞及搬運紅細胞的血漿。
(3)能增加人體的毛細血管數量,從而使血液流運的通道增多,供血量增大。
(4)運動可以充分供氧,“燃燒”所有食物,使機體組織得到補充。
(5)運動有解除消化係統緊張作用,如能緩解胃酸過多,減少不適感等。
(6)消耗脂肪,增強肌肉力量。
(7)提高心髒供血功能等。
此外,球類運動還可使人體四肢靈活,思維敏銳。不過,球類運動的運動量一般較大,老年人及身體衰弱或病人,則應按自己健康狀況和體力適當選擇,慢慢地鍛煉,長期堅持,定可獲得良好效果。
遊泳運動
遊泳是一項男女老幼兼宜的運動。遊泳使身上所有主要肌肉都得到活動。遊泳能加強血管功能,增強人體耐久力和身體的靈活性。
遊泳也是最安全的體育項目之一,和其他健身活動不一樣,不著力於承受重力的關節或脊椎。對於那些由於矯形或關節炎的問題而不能從事其他體育活動的人來說,遊泳是一項輕鬆的運動,能使人減輕僵硬和痛苦。但是,背部有毛病的人不要進行蝶泳和蛙泳。
由於水溫低於體溫,且有浮力,對於肥胖的人來說,遊泳是一項理想的運動。實際上,體胖能增加浮力和防冷。逆水遊泳可以增加運動強度。遊泳時,每小時可消耗人體2093~3768千焦熱量,消耗程度取決於遊泳的姿勢和速度。由於水的自然阻力,遊泳能增強肌肉的耐久力和力量。初學遊泳者實際上比有經驗的遊泳者能更快受益。
水溫影響遊泳時間和花費氣力,理想的水溫是24~27℃。一個人每周至少遊泳3次,每次遊30分鍾,其效較好。遊泳時要注意防護眼、耳、鼻。眼要戴護目鏡,以保護眼睛和隱形眼鏡;鼻子佩帶防護用具,可防止發生鼻竇炎;耳朵也要帶耳罩。如果耳朵感染,則每次遊泳後可向耳朵滴幾滴酒精。氯和鹽水容易使頭發脫落,遊泳時宜戴上遊泳帽。遊泳後要盡快用洗發劑洗掉頭上的氯。
滑冰運動
奔馳如飛的速度滑冰,需要身體發揮巨大的力量。據研究,靜坐時下肢肌肉的毛細血管有5%開放,而在滑冰時,肌肉的毛細血管有90%開放。這樣,下肢肌肉得到的營養將是靜坐的18倍。所以,經常滑冰的人兩腿和腰部肌肉得到營養較多,長得粗壯有力,能夠負擔繁重的工作。
花樣滑冰時,為了適應身體的跳躍和旋轉,大腦皮層的反應能力顯著增強,以更好地適應外界環境,防止發生傷病。花樣滑冰通過旋轉、跳躍、忽轉忽跳的鍛煉,掌握身體平衡能力顯著增強,有利於從事高空、高速、駕駛車船等工作。花樣滑冰不僅是一項體育活動,也是一種觀賞藝術,能給人以美的享受。
滑冰對心、肺、胃腸都有良好的影響,使身體的新陳代謝增強。滑冰還能增強體溫調節中樞功能,提高人體抗寒能力。所以,冬季堅持滑冰,能夠有效地預防感冒、氣管炎、扁桃體炎、肺炎、凍傷、貧血、消化不良等疾病,使身體更加健康,體形更加優美。
反與常
倒立運動療法
倒立運動,可預防腦細胞的老化。瑜伽研究家廣池秋子運用倒立和各種姿勢的瑜伽,如“雄獅式”、“吉祥式”和“安樂式”等。這就是說,為了防止腦細胞老化,向人腦輸送新鮮血液,運用倒立運動是有效果的。
倒立運動的方法是:利用牆壁,在離牆10厘米的距離上,兩手十指交叉,兩肘成正三角形,然後把頭立入中間,頸部要挺直。隻要姿勢正確,就是從來也沒有做過倒立的人也能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