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負荊請罪(1)(1 / 3)

巴頓討好金鈴的話,嚴格說起來不完全是“吹捧”,因為金鈴的作文的確不錯。金鈴作文不錯,又為什麼沒有成為全校乃至全區、全市的“作文之星”呢?原因也很簡單:金鈴太懶。金鈴媽媽每次勸她抄幾篇作文寄出去投投稿,她都是蜷在沙發上懶洋洋地說:“哎呀,你怎麼舍得讓我出去拋頭露麵呢?”

金鈴媽媽糾正她:“這怎麼能叫拋頭露麵?這是為自己樹立形象啊!”

金鈴輕描淡寫地說:“我不喜歡讓自己變得跟別人不一樣。我最願意班上有三分之一的同學勝過我,有三分之一的同學不如我,剩下的三分之一跟我彼此彼此。人這麼活著最舒服。”

金鈴媽媽大為震驚,弄不明白金鈴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一般來說,那些出類拔萃的人物經曆了風雨、折斷了翅膀之後,才會在某天早晨恍然大悟,然後讓自己複歸平淡。金鈴一個小小的孩子,平平常常說出來的一句話,卻包含了極深的人生哲學,隱藏著大徹大悟的散淡,這就不能不讓媽媽對她刮目相看了。

金鈴媽媽認為這樣也好。女兒難得有一顆平常心,應該尊重她的個人意願。君不見周圍那些望子成龍、揠苗助長的家長,自己委委屈屈在深淵裏蹲著苟活,卻拚命推舉著兒女想讓他們一步登上天堂,恨不能小學沒畢業就捧上一個諾貝爾獎。那樣的心態下成長出來的孩子,很難說將來會比金鈴生活得幸福。

巴頓也是個人精兒,他正是因為知道金鈴很少用作文參賽或者投稿,才敢大著膽兒來借她的作文一用。否則,這作文若是得過獎的或是發表過的,一不小心讓人家評委認出來了,這不是偷雞不成蝕把米,活生生害了人家肖曉嗎?

巴頓在金鈴帶給他的幾本作文簿裏選了又選,挑了又挑。他邊挑邊歎氣,覺得女孩子到底是女孩子,老喜歡寫那些花呀草呀、春天呀飄雪呀,用詞優美,可是沒什麼勁。寫同學呢,總是寫女同學,把寫女同學的作文塞給肖曉當然不合適。寫老師的呢,金鈴的老師跟肖曉的老師全不是一碼事,肖曉的老師看了會想:寫的誰呀?怎麼胡編亂造啊?還是不行。總之,精彩的作文雖然不少,可以抄下來供肖曉一用的卻是不多。

橫挑豎挑,勉強選中了一篇比較中性的,題目叫《同在藍天下》。巴頓歎著氣想,是好是壞就是它了。

同在藍天下

汽車沿著筆直的大道奔馳。正是六一兒童節到來的前夕,路兩邊的商店裏已經不失時機地擺滿了為孩子們準備的禮物。我坐在汽車裏,心裏卻為著將要麵臨的情景而惴惴不安。我們將要去探訪的是“南京市兒童康複中心”的孩子啊!他們從小被父母遺棄,或者身有殘疾,或者生下來就被視為“異類”,如今他們生活得好嗎?他們像我們一樣幸福和快樂嗎?

他們將會用眼淚還是歡笑來迎接六一呢?

到了,到了!兒童康複中心的白色大樓已經在綠樹叢中對我們綻開微笑了!車進大門,迎麵見到的白色雕塑令我肅然起敬--那是一個慈祥的婦女,在她的腳邊依偎著一個無助的孩子。是怎樣的婦女和孩子啊!你看她們的姿態和神情:相依相靠,不是母女又勝似母女。哦,我明白了,這就是康複中心的“媽媽”們和她們辛苦收養棄兒的寫照。

在中心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我們迫不及待地走進三樓大隊部,想親眼見一見那些可憐的孤兒。大隊部寬敞而明亮,幾排六七歲的孩子早已靜靜地坐著,等待和我們歡度這個下午。不對呀,怎麼可以說他們是“可憐的孤兒”呢?你看她們一張張紅潤的小臉,因為高興而萬分明亮的眼睛,頭上光溜溜的小辮子,還有身上幹淨、整潔的衣服,明明是經過慈母的精心打扮和照顧的。當她們給我們表演生動的歌舞節目時,我的眼睛不禁微微濕潤了。我終於明白過來,祖國就是他們的母親,康複中心的阿姨們就是他們的母親。在社會主義這個大家庭裏,孤兒不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