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遜博士不無諷刺地說:“在一個高度文明發達的社會裏,一個人有了外表的長處,就容易受人尊重。他隻要換一身名貴的衣服,別人馬上會對他笑臉相迎。”按照我們的直覺,上帝應該也是個美的愛護者,他給自己創造的一切都披上了美麗的衣裳。每一朵花兒,每一塊土地,每一顆星星,甚至每一隻鳥兒,都是五彩斑斕,賞心悅目。
有的人輕視文明修養的態度,認為有做作的嫌疑。他們喜歡平易樸素,不加修飾的美,追求方方正正,粗獷豪放。所以,那類用四方石頭砌成、風格樸實無華、沒有任何修飾的建築,最能得到他們的賞識。然而,聖彼得大教堂的雕梁畫棟,刻滿了各種花紋的五彩大理石,並不會有損於它的結實和堅固。
無論是我們的品格,還是我們的舉止,都處在周圍人的眼皮底下。每次我們與人交往,都要麵對人們的各種意見。有時,我們自己也會很小心地盤算著,我們的分量是更重了還是更輕了呢?每個人其實在內心都會問:“這個人會有出息嗎?還是會越來越差?他會發展得怎麼樣?”
舉個例子說,如果有一個青年走進我們的客廳,大家會情不自禁地用自己的眼光來對他進行評判,會在心裏說:“啊,他越來越有出息了。你看,與以前相比,他看上去更小心謹慎、更體貼周到、更有修養、更純真坦率,也更勤奮刻苦了。”假設他身邊還有一個和他正相反的年輕人,那個人做起事來一副馬馬虎虎、大大咧咧的樣子,對什麼東西都不關心,對別人也不正眼相看,出手很吝嗇,待人十分苛刻,對仆人頤指氣使、大喊大叫,遇到大人物又點頭哈腰。不用說,這樣的人很快就會沒有人理睬了。
所以,在我們的一生中,經常有人會給我們貼上這樣那樣的標簽。我有時會突發奇想,如果每個人都能知道、都能讀懂別人對他的這些評價,那有多好。事實上,我們內心那個真實的自我,是無法永遠瞞住別人的。雖然平時都是另一個自我在接受著大家的品評,而這個真正的自我躲在它的陰影後麵,但它終究在我們的靈魂裏存在著,不知道什麼時候,它就會通過我們的眼神,我們的舉止泄露我們本來的真實麵目。歸根結底,行為舉止隻是一個紳士的外表,並不能真正決定他的品格。禮貌也隻是外在的,它永遠不能替代一個人的內在道德表現,就像樹的表皮不能代替它內在的質地一樣。有時我們或許從外表可以看出它的實質,但這種判斷並非在任何時候都是有效的。禮儀雖然也是有教養的表現,但很多時候,我們也會發現,其實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真正富有教養的最高境界應該是具有正直與忠誠的品格。
如果哪位讀者有興趣培養自己真正的教養,我這裏有個處方可以試試——
無私:三錢;快樂:一兩;精神放鬆:三錢;玫瑰般的浪漫情懷:四兩;仁慈:三錢;世故人情再加機智:一兩;愛心:二兩。
如果發現自己有什麼不良的症狀,比如自私自利、自以為是、貪婪小氣、偏執封閉,就可把這些藥混合吞服,肯定有效。讓我們都去效仿萬能的主吧!是他為一切定下了規則,他是一切生命之靈中第一位真正的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