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永葆激情,用熱忱創造奇跡 (2)(1 / 2)

一次,有三個人做了一個遊戲,要在紙片上把他們曾經見過的性格最好的朋友的名字寫下來,還要解釋為什麼選這個人。結果公布後,第一個人解釋了他為什麼會選擇他所寫下的那個人:“每次他走進房間,給人的感覺都是容光煥發,生動活潑,樂觀開朗,總是非常振奮人心。”第二個人也解釋了他的理由:“他不管是什麼場合,做什麼事情,都是盡其所能、全力以赴。”第三個人說:“他對一切事情都盡心盡力。”這三個人是英國幾家大刊物的通訊記者,他們見多識廣,幾乎踏遍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結交過各種各樣的朋友。他們互相看了對方紙片上的名字之後,發現大家竟然不約而同地寫上了澳大利亞墨爾本一位著名律師的名字。

一切天才的作品,其中都會隱藏著一種和諧、神秘的氣息,它讓後世的讀者在麵對這些作品時,能夠把他帶入這些作品在最初創作時作者所處的那種情境。而所以能夠如此,正是憑借了創作者的熱忱。

著名雕塑家米開朗琪羅用了十二年的時間研究解剖學,幾乎把自己的身體搞垮,但這一階段的訓練,對他的風格、他的雕塑技法乃至他的崇高地位,都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以後他雕塑人體,總是先考慮骨架,再依次考慮肌肉、脂肪和皮膚,最後考慮服飾。雕塑的時候,他會用上全部的雕刻工具,銼刀、鑿子、鉗子,都會用上,而且,他的顏料也都是自己親手準備,甚至調色的工作都不讓仆人或弟子插手。

在意大利,沒有一位藝術家不曾受到拉斐爾的啟發。他謙遜的態度、迷人的舉止,足以消釋來自別人的一切嫉妒。他可以算得上是古往今來的一切偉人中,唯一一個生前沒有樹過敵的人。

英國作家班揚一生窮困潦倒。他曾不得不和雙目失明的女兒瑪麗分別,按他自己的說法,這就像從他的骨頭上撕下一塊肉一樣;他自己很窮困,卻依然接濟了一戶窮苦人家,他們依賴他才能夠生存;他熱愛自由,也有很多抱負,但所有這一切並沒有使他放棄布道的工作。他在幼年時期曾經受過一些教育,但長大後幾乎忘得一幹二淨了,於是就在妻子的指導下又重新學習,開始閱讀、寫作。最終,這位來自貝德福德的補鍋匠,雖然自己無知無識,不名一文,受人歧視,卻憑著信仰的熱忱,寫出了一部吸引了全世界讀者的不朽寓言《天路曆程》。

隻有用真正的熱忱、用有生命力的語言表達出來的思想,才可能點燃另一個人心中潛藏的燭光。

已故的著名曆史學家弗蘭西斯·帕克曼早在哈佛讀書時就下了決心,要把在北美的英國和法國人的曆史寫成文字。後來,他以一種罕見的獻身精神和堅定信念,把自己一生的時間、財富,以及他所擁有的一切,都獻給了這一項偉大的事業。他曾深入達科他的印第安人中搜集各類資料,為此他的健康受到了嚴重損害,甚至於在他以後的五十年時間裏,他每次閱讀都不能超過五分鍾,時間一長眼睛就支持不住。盡管這樣,他依然一絲不苟地完成了自己年輕時候定下的目標,最終向世人奉上了這一領域有史以來最好的一部曆史著作。

吉爾伯特·貝克特是一位英國十字軍戰士,在征途上成了穆斯林人的階下囚,淪為了奴隸。然而,就在這樣的處境下,他不僅贏得了主人的信任,也贏得了主人那位漂亮的女兒對他的愛情。他一次次嚐試逃跑,最終返回了英國。

而那位姑娘對他十分癡情,決心要追隨自己的如意郎君。她不懂英語,全部的英語單詞她隻會說兩個詞,一個是“倫敦”,一個是“吉爾伯特”。她靠著第一個詞,一遍一遍逢人就說“倫敦”,最終登上了一艘開往這個大城市的輪船,到達了目的地。隨後,她就在街頭一遍一遍說著她所知道的第二個詞“吉爾伯特”,最終來到了已經發家的吉爾伯特居住的那條街。屋裏的人聽到外麵有叫喚的聲音,都走到窗口張望。吉爾伯特認出了那個姑娘,他衝出去,挽起姑娘的手臂,帶著這位遠道而來的姑娘進了家門。

一個年輕人最讓人無法抵禦的魅力,就在於他滿腔的熱忱。在年輕人的眼裏,未來隻有光明,沒有黑暗,即使會遇到險境,最終也可以轉危為安。他不知道世界上還有“失敗”這兩個字,他相信,人類曆史過程中所有的勞作,都是為了等待他的出現,等待他成為真善美的使者。

家人為了不讓少年韓德爾接受知識與音樂的熏陶,就禁止他觸摸樂器,也不給他提供上學的機會。可是,這一切終究是徒勞的。每次在半夜他就偷偷爬上一間秘密的閣樓,那裏有一架已經廢棄的古鋼琴,他就在那裏練習。少年巴赫為了抄錄書籍向周圍的人要一支蠟燭也被粗暴地拒絕,但這不能使他氣餒,他就借著月光抄錄,後來他親手抄錄的筆記被人搜走,但他仍然不泄氣。大畫家魏斯特最早練習繪畫也是在一間閣樓上,他為了做支畫筆,就把家裏的小貓偷偷騙出來,拔了貓身上的一些毛來做畫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