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0章 樂山大佛是經過多長時間雕刻出來的(1 / 1)

兒子帶父親去四川樂山旅遊,見到樂山大佛,父親驚訝地問當地方官的兒子:“雕刻出這樣巨大絕倫的石崖作品得多長時間呀?”

當地方官的兒子學識淵博,他耐心細致地向老父親講起了雕刻樂山大佛的經過:“那是公元710年,貴州高僧海通遊訪四川淩雲山寺時,見山崖下岷江水怒濤洶湧,濁浪滔天,常使江上過往行人船毀人亡。由此,海通決定在山崖上刻一尊大佛,把刻下來的碎石填入江中,讓水流平緩下來,以使行人安全通過這裏。於是他四處籌資化緣,物色工匠。3年之後,雕刻樂山大佛的工程開始了。10年以後,大佛聖容初現,但是,海通卻去世了。公元739年,劍南節度使章仇兼瓊自己出銀20萬兩繼續雕刻,7年後他升任京官,工程又停了下來。42年後,新任節度使韋皋又籌錢招工,繼續雕刻。15年後,也就是公元803年,樂山大佛終於刻成了。從此,中華大地不僅多了一個朝聖的地方,也使此處的岷江水流變得溫順和緩,江上行人再也不用提心吊膽,擔驚受怕了。”

父親掐指細算,對當地方官的兒子說:“也就是說,刻成樂山大佛經曆了93年的時間。”

“是的,時間太久了。”

父親沉思了半天,他突然對當地方官的兒子說:“你能不能在咱們家鄉經常鬧水災的那個地方,也搞個百年規劃,建起一個利國利民的工程?”

當地方官的兒子笑了:“都什麼時代了?現代社會、現代人,想問題,幹事業必須立竿見影,我可沒有耐心去考慮什麼百年大計,短期無法見效的事情,我連想都不想!”

低頭仔細看看當地方官的兒子,再抬頭望望樂山大佛,父親非常失望地對兒子說:“你這趟樂山白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