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8章 煉丹家對近代化學有什麼貢獻(1 / 1)

古人喜好煉丹,研製長生不死之藥。從事這一行業的方士,最受皇帝的恩寵。然而,直到如今,世界上也沒有哪一個人研製出了長生不死之藥,為此,有些古代方士因此而被打入荒誕騙子的冷宮。

對此,曾經為秦始皇尋求長生不死之藥的徐福第一個從陰曹地府站出來喊冤:“說我是騙子,我不服,我曾經花費了很多工夫研製長生不死藥,但是都沒有研製成功,怕被秦始皇殺頭,就編造謊言逃跑了,這事倒是事實。”

這時候,東晉時期的煉丹家葛洪也站出來附和道:“其實,稱你為煉丹家,也許還不合適,但要送你一個化學家的稱號,現代人就完全明白了。”

“是的。”徐福十分興奮,接著又對葛洪說:“聽說後來你在煉丹過程中,還記錄和總結了不少樸素的化學知識,並且還發現了水銀遇熱就揮發的現象,同時還找到了用硫磺固定它的辦法。你真了不起,你的研究發現,為以後的化學事業奠定了基礎。”

“過獎了。”葛洪十分謙虛地說道:“要說對化學事業貢獻最大的,應該是後來唐朝時期的煉丹家孫思邈,他在《孫真人丹經》中,記載了世界上最早的火藥配方,明確了硫磺、硝石、皂角一起燒的硫磺伏火法。表明了他對發明火藥的一份貢獻。”

孫思邈聽後,表現出更加謙遜的姿態:“過獎了,過獎了,事實上,在唐朝之前,大概就發明了火藥,但是,由於煉丹家習慣於保守秘密,因此後人也無法查出火藥發明的具體時間地點和發明者的姓名。要說對化學的貢獻,你們二位是老前輩,後人都是踩著你們的肩膀,攀登化學領域高峰的。”

三個不同時代的煉丹家,談得十分投機。

讓人感到有趣的是,煉丹家的初衷是求長生不死藥,可藥沒求到,卻求出了火藥的發明和科學的進步。生活中歪打正著的事情常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