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7章 美夢成空(1 / 2)

武、李兩家的人並沒有因為誓言就放棄爭奪,鬥爭反而愈演愈烈,他們不斷派出高手去刺殺對方。李家有幾位子孫先後遇害,武家在這方麵占據了上風。

在朝廷裏,他們也在不斷地拉攏助手,尤其是在兵權方麵。在這方麵,李家占據了上風,不僅將皇宮的侍衛統領收為己用,更是偷偷拉攏了一大批將軍。

最可憐的就要數張易之、張昌宗兩兄弟了,雖然張易之手上有武則天的手諭,但是他們越來越感覺到自己的“皇帝夢”可能要落空。

一天晚上,兩兄弟共同服侍武則天時,張易之道:“皇上,你的手令我仍密藏著,不過,我還有些擔心。”

“你擔心什麼?”武則天聲音柔和地問道。

“我擔心文武大臣不聽我的話。”

“不會的,他們大多數對你還是尊敬的嘛!連三思、崇訓都曾為你牽馬。”

“我是借皇上的光,他們知道皇上寵愛我。他們並非尊敬我,而是尊敬皇上。他們怕我在皇上麵前說他們的壞話,又盼望我在皇上麵前說他們的好話。”

“嗯。”武則天嗯了一聲,再無下文,她在考慮張易之的話。

“皇上,我說句不好聽的話,您可千萬別生氣。”張易之道。

“你說吧。”

“萬一,皇上我說的是萬一,萬一皇上有那麼一天,那些文武大臣還會尊敬我嗎?”他沒敢說晏駕、駕崩、歸西天極樂世界、故去、死、亡等字,用了個那麼一天。

武則天當然明白了。她還沒有說話,張易之又忙著補上一句:“當然,我盼望皇上長壽、永壽。”

武則天明白張易之的心意。她知道張易之未說與死亡有關的字,是怕她生氣。她道:“朕即使活一百歲、二百歲,終究要死的,朕還無福得到長壽或永壽的秘方。你是怕朕死之後,無人聽你的話,是嗎?”

“是的。”

“你可出示朕的手令,手令上寫得很明白,還有什麼人敢不聽話?”

“如果大多數人不聽,尤其是一些重臣如宰相之類的,還有那些手握兵權的將軍,我又該怎麼辦?”

“他們敢不聽朕的話?朕的話就是聖旨,他們敢抗旨不遵?”武則天有些生氣地道。

“他們如果真的抗旨呢?”

“朕不會輕饒他們的,抗旨不遵者,殺頭或腰斬。”武則天狠狠地道。

“可是,那時皇上已……”張易之又沒敢說完。

武則天知道已字下麵是什麼話。她想對呀,那時自己是晏駕的皇上,已不可能再想治什麼人了。她想到了死,有些哀傷,所以沒有立即說話。

死太可怕了。

可是,朕還是要和那些人一樣,終究要死的。皇上也不可能不死。

李世民死了,李治死了,朕也要死。

唉,死就死吧,終究免不了。哦,張易之說什麼來著?一時想不起來了,她問張易之:“方才你說什麼?”

“我是說……是說……皇上那時已……”張易之吞吞吐吐的,也未敢明言。

“你是說那時朕已晏駕?”

“是!皇上晏駕之後,眾大臣不遵旨,皇上又能怎樣?”

是啊,朕死了,眾臣不聽話,不遵旨,朕又能怎樣?可是曆代以來有過這樣的事嗎?好像沒有。是的,沒有。有,王莽不是推倒了平帝嗎?不是,那是篡位。曹丕、司馬昭全篡位,不是抗旨。那麼,會不會有人篡張易之的位呢?此時,朝中尚無曹孟德或司馬懿之類的人物。

張易之見武則天不回答,他也不敢催問。

聰明一世的武則天被難住了。她想把皇位傳給張易之,又怕眾臣反對。不傳吧,又對不起張易之。明立張易之為太子吧,又怕帶來許多麻煩。

張易之不說話。

武則天在思考。

二張也是想如何才能成為事實。皇位不僅誘人,而且對於他們來說更為重要,一旦皇上駕崩,他們失去了靠山,如果得不到皇位,不僅是失去富貴、權勢,隻怕連命也要失去。

武則天又何嚐沒想到這一點,有她在,沒有一個人敢動張易之兄弟一根毫毛;一旦她不在了,張易之兄弟的性命難保,其他人會讓張易之與張昌宗平安地當國公、當大官嗎?豈止是國公位、官位不保,猶恐性命也不保。張易之與張昌宗已數次被告,如非自己親自出麵,他們將早已身首異處,或貶流了。有我在尚且如此,我不在時,其後果不堪設想。唯一的,也是最佳的辦法,就是讓易之繼承皇位。可那又是多麼難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