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心態就是你的世界,人生沒有什麼不可以放下(6)(2 / 2)

隨著知識更新速度的加快,現代人在追求成功的競爭中取得的每一步都必須以巨大的心智、努力來換取和保持。隻有掌握更多求生本領的人,才能成為未來競爭的勝利者。因此,“本領恐慌”也就隨之出現。現代人要成功、要出人頭地、要出類拔萃的願望十分強烈,很難做到保持一顆平常心。長此以往,就逐漸讓人失去了體味生命樂趣的能力,使思維遲鈍,精神萎靡,內心緊張不安。這已成為現代人產生過度焦慮的重要根源。“成功焦慮”的表現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遭受挫折後的自卑感。

有些人急於成功,而心理耐受力不足,在一段時間的努力之後未見明顯成效,或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遭遇了一兩次小挫折,就懷疑自身能力不行,從而產生放棄既定目標的念頭,有的人甚至刻意從性別、文憑、長相、成長環境等方麵去發現自己的劣勢,以求得一時的心理平衡,更嚴重地挫傷了自信。

2.急於求成後的浮躁感。

有些人看見同齡人各有建樹時,就會產生一種心浮氣躁的感覺。他們急於求成,誇大、渲染自身業績以期獲得社會認同。有一位愛好寫作的朋友,看見別的文友出版了著作,便將自己的習作勉強編成一冊,然後四處借貸,欲自費出版。我真誠地提醒了一句:“西瓜應當成熟了才賣。”但他不以為然。有的人過分強調個人的興趣愛好,總覺得現在的職業阻礙了自己的成功;或者與領導、同事意見不合,便認為這樣的人際環境壓抑了自己的創造才能。因此,他們總想著調動工作,盼望到新環境去實現成功。當期望不能實現時,他們的內心便充滿了焦慮。

3.迷失目標後的茫然感。

有些人渴望幹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但無法確認一個目標;或是目標遠大,找不到通往目標的途徑,感到無從下手。一位青年科員在谘詢來信中寫道:“我希望自己有所成就,或是功成名就,或是腰纏萬貫。但目前的狀況卻令我悲觀失望:想脫產學習沒有指標;想自學考試又覺得專業不好;想跳槽不太可能;想賺錢又不得法;愛好文學、書法、繪畫、攝影,卻學而無用……”

4.異常忙碌後的疲倦感。

對成功懷有深度焦慮的人,一方麵總是感覺時間不夠,常常因此疏遠了親人朋友,有時甚至與他們發生衝突;另一方麵又常常感到身心疲憊,持續緊張,難於鬆弛,並有記憶力下降、敏感多疑、易怒、失眠等症狀。

毫無疑問,“成功焦慮”不但無助於成功,反而讓成功成為遙不可及的夢。那麼,如何擺脫“成功焦慮”的陷阱呢?

1.改變成功理念。

改變自己對於成功的不合理看法。應當明白:成功是一個實現人生價值的過程,而人生的價值在於一個人能為他人、為社會創造物質的或精神的財富。現代社會成功人士往往享有較高的名望、處於較高的地位、擁有支配較多金錢的權力,但它們隻是成功的附屬品,而不是成功本身。因此,越是在乎名望、地位和金錢的人,就越難成功。常見的例證是棋牌比賽中的情景:越在乎輸贏的人,越難獲勝。

2.學會耐心等待。

一個“耐”字意味深長。生活中很多事情我們都要學會忍耐,忍耐雖是迫不得已的事情,但學會忍耐卻能促進事業的成功。成功不可能一帆風順,成功的道路上常有曲折與坎坷。任何成功的取得都離不開對各種困境的堅忍。麵對挫折時應保持冷靜豁達的心境,再將人生大目標分解成許多個小目標,使之與現實接近。一個個小目標的實現,能讓我們真切地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並鼓舞我們追求成功的信心。所謂“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一口吃不成胖子”,恰是針對急於求成的浮躁心態而言的。

3.重新定位自我。

有些人往往把自己看得過高過重,認為自己就是一切,總有一種“舍我其誰”的豪情與自負。這種精神可嘉但不可取。應該客觀地認識個人的能力,給自己重新定位,因為地球離了誰都照樣轉。有一天驀然回首,曆史的車輪已經匆匆駛過。

4.適時享受生活。

“忙裏偷閑,鬧中取靜”,追求事業成功沒有錯,但它不應是生活的全部。在我們的時間安排表上,不該遺忘親情、友情和愛情,也不能排斥健康的文娛、體育活動。事實證明,健康的娛樂和適度的體育鍛煉以及適量的體力勞動,都能有效地緩釋焦慮反應,有助於人們消除疲勞。隻有拋開名利枷鎖,融入親情,走向自然,擁有健康,做生活的主人而不為生活所奴役,才能使你遠離焦慮,享受生活。

古人雲:閑庭信步,看門前花開花落;寵辱不驚,望天上雲卷雲舒。邁向成功,貴在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