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心態就是你的世界,人生沒有什麼不可以放下(6)(1 / 2)

智者一切求諸己,愚者一切求諸人,念頭寬厚的,如春風煦育,萬物遭之而生;心念狹窄的,如朔雪陰凝,萬物遭之而死。

太仔細觀察別人的錯誤,反而會察覺不到自己本身的缺失,容人是一種雅量,偶爾擦拭自己的心窗,不為灰塵所蒙蔽,窗明幾淨,才能眺望得更高更遠。

有首歌裏唱道:“忘憂草,忘了就好。”是的,忘了那些生活中的不快吧,這樣,生活才能一片晴朗、一片祥和。

警惕“成功焦慮”的來襲

事業有成是令人羨慕的好事,但是越來越多的成功人士卻被成功所累,患上抑鬱症,痛苦得不能自拔,甚至想以死來解脫。

在某外企工作的陳女士在各方麵都出類拔萃,一直深得領導賞識。前不久,陳女士憑借自己的實力被提拔為分公司總經理,讓同事們羨慕不已。但對陳女士來說,這竟成了噩夢的開始。坐上高位的陳女士壓力極大,她每天最擔心的就是工作完成得不夠出色,領導不滿意,又怕工作中一旦出錯,下屬會嘲笑。這些擔憂使她的工作效率急劇下降,睡眠質量日益變差,注意力也無法集中,整天感到頭暈、疲乏,精力大不如前,服用藥物也無法減輕痛苦,最後不得不回家休息。陳女士懷疑自己患了不治之症,想通過自殺來解脫,幸被家人及時發現,才避免了悲劇的發生。

升遷壓力過大,對自己信心不足。白領人士由於社會競爭加劇,工作節奏快,以及自身期望值過高,導致整天像機器人那樣拚命。如果心理素質較差或不善於自我疏解則更易罹患心理疾病。

要忙裏偷閑,暫時丟掉一切工作和困擾,徹底放鬆身心,讓精力得到恢複。此外,要保持正常的感情生活。事實表明,家人之間、朋友之間的相互關心和愛護,對於人的心理健康十分重要。遇到衝突、挫折和過度的精神壓力時,要善於自我疏解,如參加文體、社交、旅遊活動等,借此消除負麵情緒,保持心理平衡。

在外資企業工作的李小姐每天都花大量時間上網瀏覽信息,看報紙、雜誌,但她心裏還是不踏實,總覺得漏掉了信息,因此常常失眠,食欲也不斷下降。李小姐的現象並非個別,這類人一旦家中或單位出現網絡堵塞、電子讀物無法打開等現象,就會感覺極其不適應,變得焦慮不安、心情浮躁,總擔心漏掉重要的信息和新聞,害怕給工作帶來負麵影響,並引發精神、生理上的反應,出現失眠、頭痛、食欲下降、惡心嘔吐等症狀。

由於工作的快節奏和獲取信息的渠道增多,這部分人都習慣於從網絡、電視、電子讀物上獲取信息。若對網絡、電子讀物過分依賴,則會發展成為病態心理,嚴重時可能轉化成強迫症。

無論個人對信息的掌握多麼全麵,遺漏總是難免的。況且很多時候,信息也並不是決定成敗的唯一因素。因此,平時感到很累的人應適當放慢生活節奏,不必整天想著信息的事情。

焦慮是一種情緒體驗,一般是指人們對自身需要或未來發展、穩定性、安全性不能滿足時的一種負性情緒。一定程度的焦慮既是進取心的表現,又可以激發和保持進取心。但長期的、深度的焦慮卻是人格和心理方麵的問題。

雖然臨睡前喝過一杯冷飲,可上床之後,李強仍然感到心裏窩著一團火,堵在胸口十分難受。他側身取過床頭的一本小說,翻了翻,卻一個字也讀不進去。於是熄燈,在黑暗裏數數,仍然無濟於事。他重新打開燈,拿出許久不曾用過的隨身聽,將耳塞塞入雙耳,但無論是激越的還是悠揚的音樂,都無法讓他心境平和。在輾轉難眠的時刻,李強撥通了我的電話。電話裏,他的聲音顯得疲倦、沮喪和不安,與以前意氣風發的他判若兩人。

李強畢業於北方一所著名的理工科大學。作為計算機專業的高才生,三年前到北京某部機關工作。開始,他滿懷一腔雄心壯誌,像鼓滿風帆的航船那樣試圖急切地駛向成功的彼岸。三年中,他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工作上,幾乎不看電視不讀報,更不要說參與消遣性娛樂,連學生時代最喜愛的籃球運動也停下了。雖然離家不遠,可他很少與家人團聚,許多夜晚都是在辦公室裏獨自加班,而後就湊合著搭鋪過夜。但他日益感覺到,最能發揮自己能力的工作並不在純粹的技術領域。他一麵照常上班,一麵暗中尋覓調整工作的機遇。前不久,部裏進行人事變動,李強是上級部門考查的對象之一。他決心抓住這次機會,並為此做了精心準備。然而事與願違,他最終落選了。

當天夜裏,他在電話裏茫然地問我:“我是不是選錯了路?難道我就隻能平庸過一生嗎?”我安慰他道:“不要太在乎結果,這不會是唯一的機會。”“但對我來說,好機會並不會有很多。”他不無鬱悶地說道,“這一段時間以來我總是心緒不寧,煩躁不安,什麼事都不想做。我覺得自己都要崩潰了。我也不知道接下去該做些什麼,麵對失敗,我才發現自己顯得多麼無能為力……”很顯然,他的內心充滿了對成功的渴望和由此而來的焦慮。當這種對成功的過於執著已經影響到人們的正常生活時,人們就應該多多警惕了。因為此時的我們已經出現了心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