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集團軍麵對強敵,傷亡人數都超過四成了,但還是死戰不退,這還不足以證明第三集團軍的忠心嗎?
那為什麼那些貴族軍官回聖駿堡述職時叛變了?肯定是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我們有證據的,當初那個叫阿拉克切耶夫的貴族和第三集團軍新任統帥雷列耶夫起了衝突。
人贓並獲!
這些半真半假的話讓多疑的費奧多爾當真了,因為當初他即位時,那些貴族真的企圖架空他,至於這裏麵有沒有新貴族在一起搗鬼你先別管,你就說舊貴族是不是企圖架空皇帝吧?
比起二十年前的大叛亂時期,現在這些新貴族的實力無疑更加強大了。但權力總量是守恒的,議員位置一個蘿卜一個坑,新貴族想要獲取更大的話語權就不可避免的要與舊貴族起衝突。
當然也可以掀桌,直接把皇帝殺了,建立一個資本主義國家,有原始積累的新貴族直接成為新國家的寡頭。
不管怎麼說,鬧一鬧對新貴族終究是有好處的。
有人問:不會真有人敢殺烏薩斯皇帝吧?內衛呢?
事實上內衛也不是百分百靠的住的,而且也不是完全聽命於皇帝的,如果內衛真的那麼忠心耿耿,費奧多爾也就不會這麼擔心自己的小命了。實際上除內衛外,還有聖愚,他們才是控製內衛的重要保障。
而且內衛也很難說可以在第四集團軍的炮火下全身而退,萬一內衛死在了契爾尼哥夫發生了爆炸,那在邪魔碎片汙染下這耕地怕是可以直接不要了。
於是雙方就那麼耗著,除了幾次試探性攻擊外沒有其他的大動作。
——————
“例行檢……華,華夏人?!放行!快放行!”
龔聚仁第一次感受到祖國護照的力量如此強大,烏薩斯的軍警隻是看了眼國旗就直接放行了。
背後有個強大的祖國真好啊。
轟20:我覺得我的威懾占很大功勞。
斯塔夫羅波爾,位於契爾尼哥夫西部。
這裏的土表比起契爾尼哥夫較為荒涼,但是地下水儲量多,先帝時期這裏就是契爾尼哥夫耕地重要的汲水處。隨著地下水水位不斷下降,井越鑽越深,最終在1097年末,鑽深井取水的第四集團軍在這裏發現了石油。
要問誰是石油的最大買家,那肯定非華夏莫屬了。出於賺取外彙的目的,南方同盟的人聯係到了華夏,邀請華夏來這裏勘探石油。
上一個給華夏賣礦的雷姆必拓現在已經是整個泰拉數一數二的富裕國家了,而且還攬下了奧運會舉辦資格,要新建一整座移動城市來辦奧運會,可謂是十分奢侈。
現在的斯塔夫羅波爾基礎設施水平不高,整體來說比較荒涼,連市政府所在地也隻是一艘大型采礦平台擴建而來的。但同時,這裏輸水的管道非常多,密密麻麻的通往契爾尼哥夫田間,不知道的人可能還以為這是輸油或輸氣的管道呢。
“看無人機拍攝繪製的地圖,這裏是個小盆地,還有這個幹枯的河床,以前南邊的大山應該有條河流向這裏的。”龔聚仁在地圖上指指點點。
第四集團軍的聯絡官普拉斯科少校點點頭,說“這裏五百年前曾經有過一個巨大的鹹水湖,經過兩百多年的開發後就徹底枯竭了。我們的食鹽也從湖鹽變成了礦鹽。而在六十年前我們又發現了地下水,不過現在水位也很低了,契爾尼哥夫的淡水問題該怎麼解決呢?”
“我是個搞石油的又不搞農業,節水農業這事還得交給專業的人來做。”龔聚仁搖了搖頭,並指向另一個人。
被指的人叫康文靜,是位女同誌,此時她正在研究斯塔夫羅波爾的土地狀況。
“鹽堿地,教科書般的鹽堿地。”康文靜對樣本評價道。
“呃,康女士?”普拉斯科疑惑的問,“我們知道這裏是鹽堿地,難道有什麼價值嗎?”
“你們有記錄這片地區的氣候變化嗎?什麼時候冷,什麼時候熱,什麼時候降水,降多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