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雲欲雨 第二十六章 東宮宴(2 / 2)

喝了酒換了杯,氣氛自然也就活躍起來,在場皆非白丁,所學頗豐談吐高雅,而蕭榆太虛山上受蕭子楊多年指導,對那詩詞文章琴棋書畫都可謂精通,更因太虛藏書涵蓋古今近乎沒有遺漏,蕭子楊更是不遜於世俗大家聖人,是以在那見識眼光之上蕭榆先天實在高出眾人太多,雖大多時候都是聽著旁人在說,可每每於玄妙難言之處的片語點評,卻總能讓人眼前一亮,大歎折服,不一會這宴席中已然沒人敢於蕭榆麵前有所賣弄,談起話來已盡是請教意味。

蕭榆太虛門的身份自然是最讓人好奇向往的一點,席中說完了詩詞,講遍了文章,話題自然落到修道之上,太虛道法定是不能外傳的,在場沒有傻子,自覺保持了限度,隻把範圍圈在了養生益壽之上,但隻是如此也出乎大多數人意料的讓他們得益匪淺,蕭榆對那太虛門限定之外的知識皆都毫不藏私,對於眾人的問題,耐心解答,更是拿出了一些實用而有效的丹方分享,這份重禮實在是讓身為太子的李世仁都不得不動容。

須知尋常富貴人家縱使散盡家財也難以求得修道之人的一枚丹藥,就算是大唐帝國也不過在太虛分觀終於落座拜虛城,太虛門終於正式承認那國教之名後才總算有了每年拜虛城的穩定丹藥供應,而蕭榆給出的丹方,雖然不是太虛仙丹一流,但以他的身份能拿得出手的想來絕不會比一般修士的丹藥差,且一拿便拿丹方,授人以魚與授人以漁這樣區別在座還是能夠分明的,這樣的大禮最直接的反應便是他們看著蕭榆的目光多了不少真摯的敬仰。

……

明月高升宴席落幕,諸多賓客退場時臉上還是掛著難以抑製的笑容,今番他們滿載而歸當然是值得大大慶賀的,而此時東宮後花園,李世仁拉著蕭榆在頗為不錯的月色下似乎漫無目的的遊蕩,美其名曰酒後散步。

“太子大約有話要與蕭某說……”蕭榆在一座小亭前止住了腳步。

李世仁拱手笑道:“仙長慧眼。”

兩位主子停下,身後頗為浩蕩的宮女太監自然保持著距離不去打擾,第一時間分出了數人打理好了兩人有可能進入的亭軒。

蕭榆笑看著那手腳麻利到自己都頗感佩服的宮女太監眨眼工夫打理布置好了小亭中一切,很給麵子的踱步走了進去。

“我如今並未能登臨仙道,這仙長二字確實擔當不起,昨日我曾與陳明公子說過,太虛門講求自在,那稱呼還是隨意一些來得輕鬆……太子有何事,請講吧。”

兩人進入亭中,宮女太監們自行退了出去,保持著距離,保證聽不到他們的談話。

“如此……蕭公子,我便直言了。”

蕭榆點了點頭等待下文。

“我大唐如今正值對外開戰,不知蕭公子可知否。”

蕭榆答道:“自然知道,或許比太子知道得還要多一些。”

李世仁向著蕭榆一禮道:“如此父皇的用意想來公子已明,我便也不再說了……隻是這場戰爭以我微見,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有什麼太好的結果的,兩年我曾上書奏明父皇懇請收兵,父皇未允,而兩年後戰事弊端已然盡數暴露,想來父皇亦知其中艱險,統一凡塵世俗如此宏願實在過於夢幻,但父皇還是未允收兵,我身為人子身為大唐太子,無法為父皇分憂替大唐解難實在愧疚難當……父皇執著,我勸之不動,而冥思苦想,若父皇執意戰火繼續,我大唐真欲取得整個世俗天下,唯有一計而已……”

蕭榆靜靜聽完了李世仁的敘述,沉默哦片刻。

“我太虛身為仙門,不願參與世俗並非是要維持什麼仙門的架子與高絕,隻是太虛門人修道求仙,本就是求那逍遙自在,求那率性而為,要讓我門下聽從安排調度,自然是偏離此道的。”

李世仁看向蕭榆問道:“毫無回轉餘地?”

蕭榆想了想:“大約哪一日我太虛門覺得這天下大唐必須爭之時。”

李世仁問:“那如今究竟需不需爭。”

蕭榆答:“我也不知,想來山中掌門與師尊他們是知道的,而他們沒有讓太虛介入,至少說明現下不需爭。”

話已至此,李世仁明白再說無益,向蕭榆再做一禮,正要說話,卻見蕭榆忽而注視著他,凝眉緊皺。

不由問道:“蕭公子何事?”

蕭榆抬起右手,掌中乃李世仁一截斷發,他沉默片刻,道:“今夜東宮有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