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少年愁 第十一章 陰雲(2 / 2)

恢弘的騎兵方陣從中間均等破成兩半,左右分開,一架由九匹神駿寶馬拉著的車座緩緩使出。巨大的馬車華蓋流蘇,九角飛龍做簷,口銜珍珠,四圍黃錦為底,上繪日月神龍,龍生五爪其意至尊。

兩側騎兵見九馬龍車駛出,猛的抽刀豎立,動作猶若一人,數萬柄馬刀同時出鞘映射衝霄寒光,鋒銳殺伐的氣勢滾滾撲來,城裏明知不會有危險的百姓們,心中亦顫抖狂跳不止。

“恭迎聖駕,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數萬騎兵一齊呐喊,聲勢迫得天上白雲一下散開。

“啊!是皇上來了!難怪這騎兵這般嚇人,應該就是那個什麼禁衛軍吧。”

“那就是皇上的聖駕?果真威儀無雙,龍氣衝天。”

“對啊對啊,我聽說三年之前的那個新春,皇城裏降臨了一條神龍,長好幾百丈,光是爪子就有小山那麼大,說是什麼天下龍脈氣運,咱們的皇上啊,可是真正的天之驕子,神龍轉世呢!”

……

城中安原本靜的百姓們,聽得禁軍喝喊,紛紛竊竊私語,議論不止,爭先恐後的眺望軍中龍駕,都想要一睹聖容。

拜虛城雖無城牆卻以大理、紅木築造了氣派的城門,龍駕車行至此停下,騎陣中分出兩隊,翻身下馬,收起武器,自龍駕兩側奔入拜虛城,分列在那條自城門筆直通往靈山腳下的大道兩旁。

龍駕的車簾被引路的將領躬身打起,一位頭戴珠簾金冠,身著至尊龍袍的帝王緩步而出。正是李氏皇朝天宗大帝李崇煥。

拜虛城裏的百姓被兵丁擋在道邊卻也不見有多少不滿,當李崇煥自龍駕走下時紛紛倒身跪拜口稱萬歲。

李氏皇朝傳承可謂悠久,建國近千年,放眼整個凡塵世界也擔得上泱泱大國,天命正統的稱號。

執政千年來,李家皇朝共二十七位帝王,俱都勤政愛民,雖偶爾也會有戰亂鬥爭、不可避免的自然天災,可唐國依舊能當得上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是以百姓對國家帝王還是崇敬得緊,這跪拜高呼萬歲乃是帶著真實的情感。

李崇煥下車受了萬民大禮,朗聲道:“眾百姓平身吧,朕今日要去太虛仙觀麵見分觀道長,擾民之處,還請百姓們多多包涵。”

唐國千年來政治寬鬆,又受國教太虛門隨心自由的理念影響,民風開朗活潑,李崇煥才說完便聽見數個聲音答道:

“能見到皇上這麼有麵子的事俺們不怕打擾!”

……

“吾皇龍恩浩蕩,我等身為聖君黎明實乃萬幸,能麵見皇上又更是百世福分啊!”

……

“皇帝保重身體!”

……

各種聲音響起,百姓一陣大笑,兵丁們也不阻止,想來已習以為常。李崇煥頻頻點頭致意,而後在百姓們夾道歡呼下步步向太虛分觀所在的靈山行去。

蕭榆幼時的仙長爺爺,王瑾老道,因了靈山一事為太虛門立下大功,嶽守一回門稟明後,掌門親下旨意讓他從第九十七代外傳弟子搖身一變成為太虛門內正式弟子,更賜下大量能讓別派掌門都紅眼的丹藥法寶,並任命其為分觀掌事以表彰其撫養蕭榆數年的豐功偉績。

王瑾老道在世俗生活多年,雖因蕭榆之事而一步登天,可難改數十年的思想,聽聞李氏帝王前來之後以太虛仙門分觀掌事之身份下山迎接,讓百姓更坐實了李崇煥乃真龍天子的傳聞。

此時的王瑾較之十年前更加鶴發童顏道骨仙風,怎麼看怎麼像得道真人,顯然是道行得靈丹秘籍之助大大進步的原因。見李崇煥行至山腳前便上前道:“唐皇前來,老道甚是歡迎,不知唐皇此次是要參拜太虛觀,或是在靈山上小住幾日?”

李崇煥拱手笑道:“見過老神仙,朕此次前來乃是有些許事務要與老神仙商議,不知老神仙百忙之中能否抽出片刻閑暇?”

王瑾一擺拂塵笑道:“哪裏哪裏,老道平日閑散無事時間多的是,李皇既有事便請上山細說,可好?”

李崇煥身為一朝帝王雖沒有仙教聖地如太虛門、上清門、玄武門那樣的修仙秘術,但從一些小門小派中換取些吐納養身之法還是容易得很,這靈山雖高,但對他來說也不算什麼,當下便欣然隨著王瑾蹬上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