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兒時夢 第十五章 天都(2 / 2)

蕭榆達到引氣入體大圓滿後,蕭子楊便告訴他,修道之精在於感受自然造化以對照體悟道境法門,成天隻會打坐的乃是落了下下乘。

所以自此以後,蕭榆每日打坐入定的時間被蕭子楊定在了夜晚兩個時辰,其餘或睡覺休息或彈琴下棋,或打拳練劍或看書寫字,均由蕭榆自行分配,於是乎蕭榆的日子變得滋潤多彩起來,雖然一開始還有些不習慣,但逐漸地也就適應了。

日子看似逍遙,實際上蕭榆還是不變的刻苦努力,武功醫藥,琴棋書畫,凡蕭子楊傳授的東西他一樣不落的用心專研。

挑撥捏彈間,一段柔美的旋律自蕭榆指下蕩漾,但似乎缺少了什麼,顯得有些刻板。

蕭榆放下琴譜,撐著腦袋,發現自己還沉浸在蕭子楊演奏的金戈鐵馬中,根本彈不出琴譜上柔美的曲子。

幾次嚐試無果,他索性閉上眼睛,盡情的想象蕭子楊那充斥著殺機血光的曲子中兩軍廝殺戰火連天的動魄壯觀,不由心中亦衝出一股熱流豪情,他猛然睜開了雙目,兩隻手按在琴弦上,好似刀劍長矛錚然相交,蕭榆滿腔熱血豪情通過快速撥動的手指變做鏗鏘的音節再次演繹起沙場風雲戰鼓馬蹄。

雖然琴技尚不純熟,雖然音節不成曲調,但蕭榆盡情的演繹著陶醉著,那自指尖音律中爆發出來的情緒似乎把窗外的大雪狂風都帶動得更為凜冽肅殺。

於此同時,蕭榆的氣海之中早已圓滿的真元浪潮般湧動翻滾,隨著蕭榆越來越快的手指拍打出轟鳴的浪濤。

蕭榆彈至盡情之處,胸中溢滿殺伐豪壯,按耐不住仰天長嘯,氣海中沸騰的真元亦在此刻轟然炸開,好似撞破了一道道無形的屏障,自氣海奔流著進入四肢百骸,衝刷過一條又一條經脈循環輪回又歸於氣海。

這一刻蕭榆踏入了第二重穩元守一之境,但亦是在這一刻,一股浩大的力量憑空降臨,溫暖和煦,如淵似海,把蕭榆循環自四肢百骸的真元盡數包住,一滴不剩的又壓回了氣海之內,於是方才踏入穩元守一不過半次呼吸時間的蕭榆又跌回了引起入體大圓滿境界。

蕭榆目瞪口呆,但雖有些驚訝卻並不驚慌,隻因在那股浩大的力量出現時,蕭榆敏銳的靈覺便判斷出這熟悉親切的力量來自於蕭子楊,是以雖不怎麼明白蕭子楊的用意,但蕭榆亦沒有任何多餘的擔憂。

果然蕭子楊的聲音傳入他耳中:“修道第一境界雖是入門但無比重要,為師此舉乃替你打好根基。”

蕭榆沒有絲毫懷疑,朝虛空拱手一拜:“有勞師傅。”

……

山中無歲月,太虛門四季輪回,雪消雨飄,轉眼已是入門後的第三個年頭。

蕭榆的小日子快樂充實有條不紊的進行著,自一年多前被蕭子楊以法力強行壓低修為後,又有過數次突破,亦都被蕭子楊封了回去,不過他清晰地感覺到了自己氣海內真元越發壯大,每一次突破所需要的時間也在急劇縮短,從第一次到第二次的四個多月,變成了第三次的一個多月,而後又減短為十多天,繼而變成幾天,幾個時辰,直至如今蕭榆覺得自己隻需心念一動便可隨時突破,但如此他又不再著急了。

蕭榆早已打探清楚,一般人從引氣入體修至穩元守一大約需要兩三年的光景,縱使是幾位真傳,就如王彥焉當年亦花費了將近一年,所以便是他再等一年才突破也算得上合情合理,畢竟他在第一層耗費了一年之久,太虛門中很多人已然把其當成笑話對待,倒是讓蕭榆落得輕鬆,沒有負擔,不需向旁人解釋什麼。

某日深夜,蕭榆喚出隱藏在氣海內的藍色火焰,久久凝望,他雖然與這簇火焰心意相通,但直到現在也沒能搞清楚這簇得自那位後山老友的火焰究竟算是個什麼東西。因為心中或說直覺或說任性的顧忌,這個疑問他也不願與別人分享,雖然很多次看著蕭子楊那雙寧靜下似乎洞察了世界的眼睛,總覺得師傅已經知曉了自己的秘密,可既然師傅不說蕭榆也樂得繼續獨自保留下去,所以他亦獨自的繼續困惑著。

這一夜蕭榆做了個決定,開始嚐試弄清楚這簇火焰的底細,他不會忘記開始的一年他還不能控製時,火焰對入體靈氣瘋狂的吞噬,於是在蕭榆的引氣入體境界已然飽和得不能再飽的時候,蕭榆重新放開了對火焰的控製,讓它盡情的吸收自己打坐時入體的靈氣,就這樣蕭榆似乎又回到了開始的時候,重複起對自己修為完全沒有意義的入定打坐,如此又是大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