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初來乍到(3 / 3)

教師辦公室裏安靜下來,大夥各做各的事情,吳老師搬了凳子坐到曾東桌邊,曾東笑了。吳老師怕影響辦公,但又操心兒子的終身大事,小聲道:“東東,你說這做媒嘛,量媒量媒,對雙方都有個斟酌,條件都得相當。”曾東笑道:“吳老師,我不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要我做這媒呢?還是不做這媒?”吳老師忙道:“東東,你別誤會,我是想把我家小子的狀況給你說說,你有個斟酌。”曾東道:“吳老師,您要是願意我介紹呢,我就在中間做個介紹人,讓兩人交往交往,互相了解,我了解了你兒子狀況有啥用?又不跟我處對象。”兩人說話聲音雖小,但辦公室裏還是能聽到的,徐老師聽了忍不住笑,一口茶噴了出來,彭老師道:“吳老師平時多果斷的人,今天怎麼磨磨嘰嘰的,兩人處一處,不就知道合不合適了嗎?鞋子合不合腳自個還不知道?”郭老師也說:“就是就是,老吳是不是怕多出彩禮?”幾人說得吳老師不好意思,灰溜溜地搬了凳子回到自己位置上。曾東道:“吳老師,您要是願意,我就給我那位同事說說,約個日子兩人見見麵。”吳老師忙說:“願意願意,就這個星期六見。”曾東說:“行。”

辦公室裏,這會是真的安靜下來了,有備課的,有看書的,有翻手機看新聞的,有什麼話說的便約了到辦公室外麵去說。不知不覺的,開校車的師傅就來上班了,又到了去接學生的時間了,雖然提前去學校,但老師們都願意早些去接學生,到各個學校外麵轉轉,透透氣。

譚勤勤也到外麵看看街景,透透氣,幾個小時和老師們在教師辦公室裏泡下來,大部分同事也認識了,從同事們的言談舉止中,也大致了解了這些人的性情和家長裏短。

郭老師在車窗口向站在門口張望的譚勤勤招手,譚勤勤過去,道:“郭老師,現在接孩子不是還早麼?”郭老師道:“今天司機來得早,早些去了,去育才小學那邊的田間地頭耍耍。”譚勤勤聽如此說,便上了車。同一趟車的還有向老師沒來,曲老師和徐老師都在車上。今天車上換了一個師傅,這位師傅略胖,很隨和,司機師傅們都是公交車司機,在這裏兼職的,在公交車公司一早一晚倒班,便兩個人互換著到托管中心開一輛車。司機師傅說:“還有向老師沒來。”郭老師說:“我來打電話吧。”郭老師拿出手機打向老師電話,電話通了,郭老師說:“去接學生了,還麿麿蹭蹭的。”很快,向老師就出來了,爬到車上,道:“現在早得很,這麼早去幹嘛?”郭老師說:“今天汪總在這裏,在老板眼皮子底下多不自在。”徐老師和曲老師笑著附和。向老師說:“到學校了最少還得等半個小時才放學。”郭老師說:“向老師,到學校附近街上逛逛耍耍不好?”向老師說:“每天逛,都逛夠了。”向老師說著還是坐了下來。車子啟動了,沿著固定路線到了育才小學。

司機停好車,在車上找了個位置睡覺。郭老師便帶著譚勤勤下了車,這會離放學還早,學校周圍沒什麼人,育才小學屬於城鄉結合部,學校西邊是城區,東邊就是村子,因此,大部分學生也是農村的,或者農村到城裏買房上學的。兩人穿過學校對麵一座小橋,就來到了一處村子裏,村子裏綠樹成蔭,小橋流水,再過去就是大片大片的農田,田裏稻子快熟了,低著沉甸甸的頭,陽光下金黃燦爛,看著養眼極了。譚勤勤說:“沒想到這邊還有這麼美的風景。”郭老師說:“每天那麼早去上班,又沒啥事,在那裏玩,聊閑天,老板看著不高興,不如出來耍耍。”譚勤勤想想郭老師說的也對。一塊稻田旁的小池塘裏有人拿了罾在塘裏趕魚,郭老師說:“我們去那邊看人家捕魚去。”譚勤勤說:“走,看看去。”一位五十開外的男子戴了草帽,光著膀子推了罾網在塘裏走了一圈,抬起網來,除了兩條一兩寸的小魚外,盡是些水草,水塘裏的水也被攪得渾湯似的。郭老師看了看岸上裝魚的水桶,說:“塘裏沒什麼魚麼?”那漁人一邊往岸上倒著網裏的水草,一邊道:“都被電打了,網不到什麼魚了。”

打魚的大哥雖這樣說,但還是不甘心地又推著罾網在塘裏趕了起來。譚勤勤說:“這讓我想起小時候來,我們小時候就是這樣拿了網到塘裏捕魚,到河邊釣龍蝦,春天的時候還到河堤邊上挖過蒲公英,哪像現在的娃娃們,整天就是學習,要不就是玩弄電子產品。”郭老師打了個哈欠說:“家長們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譚老師,我又年長些,記得我讀書那會,父母哪管學習,上完學,回家要挑豬草,要喂豬喂雞,要到田裏幹活,回家要是寫作業的話,娘老子是要罵的。”兩人欣喜地說些童年舊事,這邊捕魚大哥又推著罾網繞了過來,依然隻收獲了幾條小魚。捕魚大哥倒掉網裏的水草,上岸來,在這個塘裏沒什麼收獲,他準備另找水塘去。譚勤勤和郭老師沒得捕魚看了,便踱步到村頭的樹蔭處,看雞群在草叢裏啄食,聽夏蟬在林間低吟,摘一朵野花,摘兩根狗尾巴草,對岸傳來學校裏學生的讀書聲……譚勤勤覺得幾天的壓抑和對新工作的不適應都釋放了出來,生活中還是有很多不起眼的風景和小細節讓我們欣喜的。譚勤勤說:“好久都沒有這樣到田間地頭走走了。”郭老師說:“隻要接學生出來的早,都可以到這邊耍耍,出來走走,人的心情都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