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小書童托管(2 / 3)

二樓是一,二,三年級的教室和宿舍,每個班的宿舍與教室對著,相配對有衛生間與淋浴間;三樓是四,五,六年級的教室和宿舍,每個年級有兩個班,每班能容納學生十五人左右,這樣算來,整個托管機構就有小兩百個孩子,譚勤勤有點吃驚,這個小縣城裏竟然還有這麼多留守兒童,這還是她看到的一小部分而已。四樓就是食堂,五樓是員工宿舍,有部分工作人員在這裏住宿。

大體上熟悉了一下托管機構的情況,回到一樓,陳校長把譚勤勤帶到辦公室的工位前,說:“這張辦公桌就是你的,以後就在這裏備課。張老師待會把五年級的教材和資料送來。”陳校長交待完這些,就離開了。

教師辦公室很大,有十幾位老師在各做各的事情。譚勤勤坐在自已工位上,有點茫然失措。這時,張老師送來一摞教材和資料,對譚勤勤旁邊工位上的一位女老師道:“郭老師,下午去接孩子,譚老師就和您一起去了。”又對譚勤勤道:“譚老師,你有什麼不懂的,可以請教郭老師。”張老師交待完這些,就離開了教師集體辦公室。

老師們各做各的事情,譚勤勤有些茫然,她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情來應聘的,希望能應聘上這份工作,但沒想到對方讓她一來就上崗,她有點手足無措。她小心翼翼地對旁邊在改作業的郭老師笑了笑,怕影響到別人,小聲說:“郭老師,我初來乍到,什麼都不懂,有什麼做得不對的,還請您多多指教。”郭老師四十多歲年紀,頭發在腦後用夾子夾住後,披在肩上,發稍微微燙過,是那種很時髦的樣式,臉微圓,顯得富態。郭老師筆不停,道:“又不是什麼高難度的工作,很簡單的。你以前做什麼工作的?”譚勤勤臉微微一紅,說:“以前在私立學校教過書,最近這些年一直在家帶孩子,現在孩子上初中了,我就想著要出來工作了。”郭老師說:“有過教學經驗,沒事的,沒事的,很簡單的一份工作,就是辛苦一些。”譚勤勤不便再打擾,便去翻麵前的一份教學全解。

辦公室裏有人進進出出,有人喝茶,有人小聲聊天,大家似乎並沒有什麼重要的工作要做。快四點鍾的時候,不知誰在外麵說了聲:“老師們,要去接孩子了。”郭老師忙著把東西整理好,又拿出一麵小鏡子照了照,對譚勤勤說:“譚老師,走吧,要去接孩子了。”郭老師背上一個很精致的小坤包很有韻味地朝外走去,高跟鞋很有節奏地敲打著地麵。譚勤勤忙把東西收拾進抽屜,跟著出去。

外麵兩輛黃色校車已經發動了,司機坐在駕駛座上。譚勤勤沒看到郭老師人,看著校車,不知上哪一輛。這時郭老師在身後出現了,說:“上1號校車,上1號校車。”郭老師爬上1號校車,譚勤勤便跟著上去了。車上還有另外三位老師,向老師,五六十歲年紀,微胖,五短身材,禿頂。向老師寫一手好字,以前在村小代過好多年課,苦於沒有轉正,如今這個年紀了,兒子女兒都出息了,沒什麼心操了,便在托管機構裏謀得一份工作,老婆子在這裏做生活老師,拖拖地,到廚房裏幫幫忙,對於做過農活的人來說,生活老師的活兒還不是手邊的事兒。向老師是去接實驗小學的學生的,實小沒幾個孩子,因此,隻有向老師一個人去接。另外兩位女老師,曲老師和徐老師,曲老師二十幾歲的樣子,青春靚麗,徐老師和譚勤勤差不多年紀,留著短發,五官精致,化過妝,很漂亮。曲老師和徐老師是去接西關小學學生的。

車子經過實小,向老師下了車,又經過西關小學,曲老師和徐老師下了車,郭老師和譚勤勤去接育才小學的學生。車上,譚勤勤問郭老師:“郭老師,育才小學有多少學生呀?”郭老師說:“有三十三個。”開車的師傅道:“郭老師連每個小孩的名字都記得清清楚楚。”郭老師說:“每個娃的名字記不住,但個數是不得錯的,這安全問題可開不得玩笑,這學生教不教得好不好評判,但少一個娃兒了,可是要命的事兒。”司機師傅也笑道:“可不是,這可是關係生死存亡的事,一個娃娃出點事,老板這托管機構都不要開了。”

說說話話間,車子很快就到了育才小學,司機把車子停在了一個有樹蔭又不影響交通的地方。來的時間有點早,司機把車子停好後,就下車到樹蔭下去抽煙。天氣有點熱,郭老師趴在車上打盹,譚勤勤下車透透氣。司機師傅說:“這位老師,你是剛來的吧。”譚勤勤說:“是的。”師傅說:“幹這行還得有點水平,以前教過書吧?”譚勤勤說:“教過兩年。”司機不再說話。譚勤勤看看周圍的環境,育才小學修得很大氣,好幾棟教學樓,寬大的操場。這時,郭老師也下車來了,譚勤勤問:“郭老師,待會孩子們放學了,那麼多孩子,就我和您怎麼接得過來呀?”郭老師說:“大點的孩子放學了會自已跑到車上來,低年級的學生我們到班級接送點去接來帶上車。哦,我倒忘了出校區的時候,應該讓你帶一份接送名單的。”郭老師從隨身的包裏拿出一張紙來,遞給譚勤勤看,紙上寫著某某學生在哪一個班,學生班主任和家長的電話號碼,寫得清清楚楚,一共有三十三個人。譚勤勤說:“郭老師,您帶了紙筆嗎?我來抄一份。”郭老師從包裏掏出一個本子和筆。譚勤勤說:“郭老師,您真是細心。”郭老師笑說:“防不時之需嘛。”譚勤勤便到車上把學生名單信息又重新謄了一份,把郭老師的那一份還給郭老師。說:“我待會分頭和您接學生,這樣快一些。”郭老師說:“好,好,剛開始不熟悉,兩天後就順了。”

隨著放學的鈴聲,學校鬧騰開了,育才小學有兩三千人的學生,學生們開始陸續放學,各個班級的學生排著隊由當班老師帶到校外接送點,然後家長再接回去。托管中心大一點的孩子放學了能自已跑到校車上來,校車每天都停在這個地方,小一點的孩子要人去接送點接了帶到校車上來,司機便坐在車門口,看住這幫孩子。譚勤勤拿了名單到一(3)班的接送點去接一個叫樊靈薇和一個叫杜梓凱的學生,譚勤勤不認識這兩個學生,隻知道有這兩個孩子。她對帶隊的老師說:“老師,我接樊靈薇和杜梓凱。”帶隊的美女老師指了指隊伍中的兩個孩子。那兩個孩子也看了看她,不為所動。美女老師說:“你是他們的什麼人?”譚勤勤說:“我是他們所在機構的工作人員。”那老師又問那兩個孩子,說:“你倆認識她嗎?”那兩孩子搖了搖頭。那美女老師說:“他們倆不認識你呀。”譚勤勤尷尬了,正想著怎麼解釋,正好這時,郭老師帶了三四個學生經過,她笑著對這位美女老師道:“李老師,這是我們機構今天新來的工作人員,孩子們還不認識她。”這時,那位美女老師才對那兩個學生說:“你們走吧。”於是,譚勤勤帶著兩孩子和郭老師領著的孩子彙合,然後,一起帶到校車上。譚勤勤對郭老師說:“現在的孩子們都機靈得很,不認識的人決不跟著走。”郭老師說:“譚老師,剛開始我沒考慮到這些,你還是跟著我一個班一個班去接學生吧,今天,孩子們認識你了,以後,咱們再分開接,就快多了。”譚勤勤說:“好。”譚勤勤幫著把這群孩子往車上帶,還有一個感慨,譚勤勤沒有說出來:在一些社會人士看來,這些機構的工作人員頂多被看作是一些服務人員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