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年世蘭離去,皇後宜修問景仁宮首領宮女剪秋:“剪秋,你覺得華妃今日言行,是否真心悔過,還是僅為權宜之計?”
剪秋低頭思索片刻,以一貫沉穩的語氣回答:“回娘娘,奴婢觀華妃今日之舉,似有真心悔過之意。且其對皇後娘娘教誨之言聽從恭順,這與以往的囂張跋扈大相徑庭。然而人心難測,尤其是華妃向來驕縱跋扈之人,是否徹底收斂鋒芒,還需日後的觀察與考驗。”
宜修微微頜首,讚同剪秋的分析:“你說得對,華妃之性情並非一日可變,其言行之真偽還需時間驗證。不過,今日她的表現確有可圈可點之處,至少在表麵上已展現出願意遵循宮規、尊重皇後、維護後宮和諧的姿態。你且密切留意她的舉動,有任何異動及時稟報。”
剪秋應諾:“奴婢明白,定當密切關注華妃動向,如有異常,立即稟報皇後娘娘。”
年世蘭離開景仁宮後,心緒頗有些複雜。她深知自己的性情難以徹底收斂,但為了家族的榮寵,也為了皇上的信任與期待,她決心努力去適應這種轉變。一路上,她心中默念著待會兒向太後請安的話語,力求言行舉止盡顯恭順與謙卑。抵達壽康宮外,她命頌芝通報後,恭敬地立於門外,靜候傳喚。
年世蘭步入壽康宮,隻見太後烏雅氏正坐在臨窗的榻上,手中握著佛珠,慈祥而寧靜。她緩步上前,恭敬行禮:“臣妾參見太後,太後萬福金安。”
太後烏雅氏目光柔和地看著年世蘭,緩緩開口:“起來吧。近日聽說你深思己過,有所悔悟,哀家甚感欣慰。後宮之中,最忌女子心胸狹隘,爭風吃醋。你素有才情,又得皇上寵愛,更應以身作則,為諸嬪妃樹立榜樣。”
年世蘭起身,垂首應道:“太後娘娘教訓得是,臣妾深感慚愧。過去行事魯莽,未能以大局為重,給後宮帶來諸多紛擾。臣妾已深刻反省,決心從此收斂性情,尊崇皇後,與諸位姐妹和睦相處,以不負太後娘娘與皇上的期望。”
太後烏雅氏微微點頭,語重心長道:“華妃,你乃年家之女,年羹堯將軍之妹,家族榮耀與責任並重。年羹堯在外領軍,你於內應以柔克剛,以德服人,切不可因一時之氣,損及年家聲望與皇家體麵。記住,女子之德,不在爭強好勝,而在寬容忍讓,懂得進退之道。”
年世蘭聽後再次拜倒在地:“臣妾謹記太後娘娘金玉良言,定當以寬容之心待人,以謙遜之態處事。臣妾亦會為兄長祈福,願他早日凱旋,為我大清立下汗馬功勞。”
太後烏雅氏滿意地微笑,揮手示意年世蘭起身:“你有心了,記住,女子之德,在於溫柔敦厚,恭儉謙讓。”
回到翊坤宮,年世蘭讓頌芝給惠貴人沈眉莊、菀貴人甄嬛及安答應安陵容送去賞賜。
惠沈眉莊收到賞賜時,麵上雖保持著端莊淡然,內心卻暗自思量:“華妃平素張揚跋扈,如今突然轉性示好,隻怕並非真心悔過,而是另有所圖。”她不動聲色地收下賞賜,對頌芝禮貌致謝,心中卻已決定謹慎應對,以防陷入華妃可能設下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