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田青元久久不言,太後烏雅氏歎了一口氣說道,“華妃,漂亮能幹,協力六宮的事宜處理得都十分得當,皇帝也要記得多陪陪她。”
“皇額娘所言,兒臣銘刻肺腑。”田青元恭敬回應,既然對麵太後已經找台階下了,她也準備順坡而下,畢竟跟她鬧僵實在是沒什麼好處,“兒臣深知,皇家血脈的延續不僅是個人家族之福祉,更是維係國家穩定、傳承大清基業的重要基石。對此,兒臣從未敢有絲毫鬆懈。然正如皇額娘所言,生育之事並非人力所能全然掌控,唯有時時敬畏天地、尊崇祖訓,虔心祈願,方有望天隨人願,賜予皇家祥瑞之兆。”
田青元抬起眼簾,目光坦蕩而真誠,“關於後宮之事,兒臣已準備命內務府詳擬規製,既確保各宮嬪妃侍奉有序,又重視她們的身心健康,定期安排太醫診脈調養,以助其孕育之機。同時,兒臣亦倡導後宮女子研讀詩書,修養品德,使其在閨閣之中亦能涵養淑慎之風,以為皇家育出賢良淑德之子女。”
“至於皇後,她是六宮之主,母儀天下,兒臣素來敬重有加。”田青元正色道,“皇後溫婉端莊,才德兼備,無論是輔助兒臣處理後宮瑣事,還是參與朝廷慶典祭祀,皆能秉持公正,彰顯皇家威儀。兒臣定會更為頻密地前往中宮,與皇後共議家國之事,聆聽她的諫言,以夫妻同心之力,共襄皇家盛舉。”
太後烏雅氏聽聞田青元這一席話,嘴角不禁泛起滿意的微笑,她輕輕揮動手中如意,語氣中透出深深的信任與期待:“吾兒既有此見識與擔當,哀家複有何憂?隻願你恪守為君之道,廣施仁政,恩澤萬民,同時不忘修身齊家,以皇家和諧安寧,助力國泰民安。至於子嗣之事,隻要你們夫婦二人同心同德,加之祖宗庇佑,定會有喜訊傳來。”
“今日與皇額娘促膝長談,朕感觸頗多。夜色已深,皇額娘要注意休息,兒臣先告退了!”她緩緩起身,步履穩健地走向門口。
見太後微笑著點了點頭,田青元轉身邁出門檻,步入漫漫夜色中。
“蘇培盛,近日太後見了誰?”
“回皇上,這幾日太後娘娘獨自在慈寧宮內抄經禮佛,頤養心神,除了偶爾召見幾位親近的嬪妃以及太醫外,並未與其他外人接觸。”
田青元微微頜首,心中暗自思忖:這個太後人老心不老,時刻關注著後宮前朝的動向。除了關心胤禛的身體狀況之外就是關心皇家子嗣之事,想著後宮裏麵病懨懨的幾個小豆芽,田青元也有些頭痛。
那些在後宮之中掙紮求存的皇子皇女們,個個如初春嫩芽般稚弱,卻又被厚重的宮廷規矩與權謀傾軋壓得病怏怏,無不失其天真爛漫之色。他們既是帝王血脈,承載著社稷未來的希望,又是權力鬥爭中的無辜棋子,身陷於看不見硝煙的戰場。
再觀太後烏雅氏,那雙閱盡風霜的慧眼背後,她洞悉宮牆之內每一處暗流湧動,無論是嬪妃間的明爭暗鬥,亦或是外戚勢力的蠢蠢欲動,皆逃不過她的法眼。然而,理想與現實之間的鴻溝難以逾越。後宮的沉屙積弊,前朝的波詭雲譎,以及那些尚未長成的皇子皇女們的脆弱生命,都如同巨石般壓在她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