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麵媒體(或稱為印刷媒體)這一概念是近些年來逐漸被新聞與傳播學界認可並廣為運用的。平麵媒體之所以得名就是將它相對於“立體”而言的。“立體”的媒體是指新興的網絡媒體,由於網絡媒體具備了圖文並茂、聲畫兼備、傳受互動的立體多維傳播方式,徹底改變了以報紙、廣播、電視為代表的傳統媒體的傳播特征,所以,現在的新聞與傳播學界更習慣於用平麵媒體、電子媒體、網絡媒體的稱呼來區分各種不同類型的媒介。平麵媒體具體來講包括了報紙、期刊、書籍等多種形態。
第一節平麵媒體體育新聞報道的演變
一、國外平麵媒體體育新聞報道的演變
在人類早期的生活中,體育就作為人們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存在。雖然那時,真正意義上的大眾傳播媒介還沒有出現,但是記錄與傳播體育信息的載體卻並不少見。例如,公元前59年開始頒布的古羅馬的《每日紀聞》中就經常出現有關角鬥競技結果的體育信息,古希臘的希波克拉底(約公元前460年~前377年)也著有《關於養生》《關於健康時的養生》等。
體育作為人類文化的一部分,其發展總是與一定的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18世紀中葉,資本主義工業革命在歐洲興起。資本主義工業革命的勝利,使歐洲的社會生產力水平發展迅速,資本主義商品經濟逐步確立,社會的物質文明達到了一個較高的水平。同時,在工業革命期間,一些資產階級的先進代表人物,如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英國教育家洛克等,他們的先進思想不僅推動了歐洲工業革命的進程,也對社會的意識形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們所闡述的對體育的認識與看法,促使近代體育和體育思想逐漸形成發展起來。體育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就要求體育信息的傳遞更加暢通。印刷技術的改進、公民受教育程度的廣泛提高、交通的發達與便利等條件都為現代大眾傳播媒介的最早形態——平麵媒體的出現奠定了必要的客觀物質條件和基礎。自18世紀末開始,歐洲的許多國家都逐漸開展了學校體育教育,促進了體育的發展,先進的體育教育理念需要被廣泛倡導,體育終於和大眾傳播媒介產生了正麵的、直接接觸。
首先是一些專門從事體育實踐的人發表了各自的著述,如德意誌的古茨穆茨在長達50多年的體育實踐中,發表了許多體育方麵的著作,其中最著名的體育著作《青年體操》(1793年出版)和《遊戲》(1796年出版)被譯成多種文字出版。德式體操的創始者f.l.楊和他的助於艾澤倫合作出版了《德意誌體操術和體育場建設》(1816年),全麵闡述他對體操所持的觀點。1794~1818年,德國的g.u.a.維特出版了《體育百科全書》。被譽為“德國學校體育之父”的施皮斯的主要著作有《體操理論》(1840~1846年出版)和《學校體育》(1847~1851年出版)。被稱為德國“係統的醫療體育的創始人”的施雷貝爾於1855年出版了他的《室內醫療體操》。其次,一些戰爭的消息、宗教的消息和學校教育的內容也成為報紙上經常出現的傳播信息。到了19世紀初,隨著宗教限製的減少,人們逐漸有更多的機會親身參加各類娛樂休閑活動,人們對這些休閑娛樂和有關體育的信息的需求,促使它登上了不同媒體的版麵,逐漸成為新聞傳播的內容。
還有一種值得注意的趨勢是,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空間逐漸由戶外向室內轉換,許多人更樂意坐在屋內欣賞一些諸如賽馬、拳擊、摔跤等體育比賽,1829年,美國第一份運動雜誌《美國賽馬與運動雜誌》創刊,這份雜誌創辦的初衷主要就是為了適應當時社會的賭馬需求。1831年,第二份頗具影響力的運動刊物《時代精神》創刊。《時代精神》出刊後,在美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預示著體育新聞開始進入了一個新階段。《紐約太陽報》《紐約先驅報》《紐約文摘報》等綜合性日報開始相繼報道拳擊、賽馬、板球、棒球等競技比賽的信息,而且數量在不斷增加。1873年,《森林與溪流》雜誌創刊,這份刊物側重於報道打獵、釣魚等戶外運動項目的信息。弗蘭西斯·裏克特在費城創辦了《運動生活》雜誌,集中刊登全美通信記者的稿件並報道多種運動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