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衣縫製起來很是簡單。
因為是賣給平民百姓的,許玥一口回絕了下屬想以綾羅為麵的提議,用了便宜的麻布為麵料。
她還有些惋惜——其實用棉布最好,比麻布保暖多了,而且還不紮人。
第一件棉衣,很快就賣了出去,來買的人打扮低調,揮手就要了十件,前後腳的功夫又進來了人,做派一模一樣,飛快的買了十件便走了。
然後一波又一波。
一個上午,就賣了幾百件,這樣的“好生意”讓小吏覺得心中不對,急忙跑去請示許玥,很快得到回答:
“十件為上限,隻要不超過這個數字,隨便他們買,有分寸的人會明白了,沒分寸的不必去理會,趕出去就是。”
許玥心知,這些來買棉衣的人大概都是朝廷官員,棉衣終於正式麵世,他們自然按捺不住,想要親自試一試。
第一日就這樣過去。
不少府裏買了棉衣回去,某位官員嘴上嘀咕著:
“不過一件禦寒的衣裳,朝廷何故這般重視。”
直到衣服上身,一切抱怨都沒了。
無他,這件外表鼓鼓囊囊,因為外罩是麻布的原因,摸上去粗糙無比,甚至連染個色都沒有的衣裳,穿上去,一陣熱意頓時出現。
不一會兒,臉上就冒汗了——這會兒還是秋日,沒那麼冷。
可由此及彼,這位官員斷定,庶民冬日隻要穿上這一件衣裳,就絕不會凍死。
莫說蘆葦、碎布、幹草這些東西比不上棉花,恐怕不太好的皮毛衣裳也比不上。
想到這裏,這位官員心中一動:
——不會裏麵塞的是絲綿或者碎皮毛吧……這把戲,他在官場上混也見過不少,應付上麵嘛。
抱著懷疑的態度,用剪子快速把棉衣拆開,發現裏麵果然隻有一團一團雪白的棉花,並無其他。
這下他不得不信了,轉而問下人:
“這一件棉衣賣多少銀子?”心中思忖,隻要比皮毛便宜一半,就大利於天下。
下人恭敬回道:
“回大人,一件隻要三錢銀子。”
三錢銀子已經不少了,足夠買半石糙米的,可冬衣本就價錢昂貴的衣裳,一件最便宜的兔毛衣裳都不止一兩銀子。
說白了,冬衣本就是用來保命的玩意兒,之前窮人隻能靠挨,連地主人家都少有皮毛衣裳。
現在,這局麵恐怕要緩解不少了。
咬一咬牙,買一件全家出門穿,當傳家寶都行。
這位官員深吸了一口氣,隨即滿臉嫉妒,棉衣越有效,帶來的功勞越大,許玥的功勞就越多,想必又要升了!
要知道,自己兒子都比許玥大呢。
心裏酸過一遍,想著要如何在裏麵分一杯羹,很快又急忙吩咐下人:
“明日,你再去買十件,不,一百件過來。”
這樣大同小異的對話,發生在京城各處府邸,下人們紛紛答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