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長公主歸大周,得到了極其尊崇的對待,賞賜不絕。
三日之後,清晨才加食邑兩千,傍晚又追加五千食邑。
又兩日,賜下長公主府,且天子笑言:“宮中亦為妹妹留下殿宇,在外頭若是住的煩了,便回家來。”
長公主再三拜謝。
朝內朝外的人都看的明白,要說什麼兄妹之情,嗬嗬,不好說,可天子的態度已經明晃晃的擺出來:
——這個“妹妹”,他認,在他心裏有一席之地!
榮寵到了什麼地步呢?
往往前一道賞賜才剛出了宮門,下一道賞又來了,許玥聽聞,長公主府門前的供案都懶得撤下來,反正時時要用。
天子都如此給長公主作臉,其他人也不是傻子,紛紛向安寧長公主遞去了友好的橄欖枝,門庭若市。
其中,尤以程閣老為首。
回京後,許玥並沒有忙著湊上去,她素來是個喜淡不喜熱鬧的性子,雖然也會人情往來,可又不愛極力去燒熱灶。
天子恩遇長公主,也沒忘了自家辛苦勞累的許卿。
大手一揮,許玥多了小半月的假期,連帶著不少秋日進貢的貢品,因不是頭一遭了,挑起來心理負擔不大。
秋日瓜果成熟,百獸貼膘。
貢上來的大多是各地的特產吃食,優中選優,滋味極佳。
比如有種橘子,沒什麼名氣,隻在某縣的半山上有十幾株橘子樹,皮極薄,個個有成年男子拳頭大。
甘甜多汁就罷了,難得有種好處,吃下去特別治咳嗽,不知什麼原理,吃一隻,片刻咳嗽就止住了。
奇怪的是,除了那十幾株樹結的果,其他地方的都沒這個效果。
這十幾株橘樹被那個縣的縣令當做寶貝一樣,派人圈了起來。
每年結的橘子,一個不落全部送入皇宮,總共就十二筐子,賞下去都是論個。
許玥一人得了一筐子。
其餘什麼蓮藕、梨、板栗、人參、魚翅、竹蓀、麅子、鹿、果子狸等等更加不少。
許玥滿載而歸,第二日,解家送了兩盆珍貴的綠菊過來,明珠大小姐娘家的船又到了,所以豪氣的給許玥送了點“小玩意兒”。
這好似打開了什麼開關。
陸陸續續,各家交好的府上都送了東西過來。
許玥原還不解,許地主道明天機:
“在家千日易,出門萬事難,出去這麼一遭難免傷身,所以人好好回來了,總是會送些什麼,也有慶祝的意思。”
她恍然大悟,又失笑。
其實才三百裏而已,自己又是主官,並不算難過。
收下各家的東西,她又一一送了回禮過去。
有空閑在家陪爺爺消磨了幾日,一個消息傳來,又打破了寂靜。
…………
“長公主行此事,不怕陛下惱怒?”
聽完對麵長公主信息量巨大的話,許玥端著茶盞的手在半空中微頓了頓,隨即恢複如常,聲音窺不見半點情緒。
其實心裏已經掀起巨浪了!
誰還記得,先帝嫁去胡地的“公主”有三個的。
這三個公主,並不是死了一個又嫁一個,而是在胡地威風最盛的幾年內,陸續嫁了過去。
她們年紀相差不大……隻不過,唯有安寧長公主活了下來罷了。
其餘兩位,均埋骨胡地。
到如今,恐怕記得的也沒幾個了。
安寧長公主歸朝,榮寵加身,朝野內外一片讚揚,為國和親數十年,何等大義,光輝燦爛。
這個時候,她卻提起了被人有意無意淡忘的另外兩位和親公主。
許玥摒棄私人情感,冷漠的想——不是個聰明的選擇,不說榮耀會被人分享,陛下和眾臣可能會心生不滿。
和親,本就是屈辱的事情。
客死他鄉的和親公主,更是如今大周不願回想的禁忌。
饒是許玥,也不敢保證天子會不會因此冷待安寧長公主。
“本宮知道。”
這簡單的四個字從安寧長公主的口中吐出,神態篤定,隨即從容的站起身來,抬眼直直的注視著許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