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哪來那麼多送禮的人?
這一局很快結束,許玥正垂首收拾棋子,便聽天子歎了一口氣。
她也想歎氣了——
來了,等會要聽的東西不是敏感就是麻煩。
果不其然:
“世人都道皇家尊榮無比,誰又知這其中的苦啊,夫妻和順、母子天倫這些尋常人家司空見慣的事情,對朕來說大抵是一場空。”
天子神色淒涼。
許玥:……
想到近日聽聞的消息——石太妃絕食跪求陛下,饒石家人一命。
難怪天子有這話了。
石太妃犯下大罪,可細查之下,發現她隻牽涉到了偷龍轉鳳之事,弑君和她無關。
想也明白,石太妃在本朝如同太後一般尊崇,靠的是天子,天底下最不想天子亡故的人裏,恐怕就有石太妃一個。
皇後也不傻,這事沒讓石太妃插一點點的手。
得益於此,石太妃還保留著太妃的尊號,隻是待遇恢複太妃該有的水平,身邊的宮人侍從基本換了個遍。
已經是天大的恩典了,石太妃卻還不知足。
想了想,許玥輕聲道:
“陛下何出此言,臣妄言一句,隻說夫妻和順,貴妃娘娘與您伉儷情深,京城之中人人稱道,視為榜樣。”
“還有母子天倫,微臣近日看各地上交的文書和進言,正發現一事,先榮烈王妃之守陵衛有偷跑之事發生,正欲上奏陛下呢。”
矯情個屁。
你把皇後當妻子了嗎?
還有,你親媽雖然死的早,可這個人又不是不存在了
多想想怎麼給死去的親媽長長麵子吧。
守陵衛為什麼跑,還不是待遇不佳!
天子先聽到貴妃那裏,已經覺得許玥和他心有靈犀了,等處置皇後和勳貴一黨後就為貴妃正名。
等到榮烈王妃……他沉默了。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天子被過繼其實很早,大概五歲,常年處於被退貨,又回來,循環往複。
這樣的折騰,導致一個結果——他和生母根本不親,榮烈王妃有其他孩子,對天子的遭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少有親近。
“京中少有人在朕麵前提起榮烈王妃了。”
天子隻說了這麼一句。
神情複雜難言。
第二局棋結束的更早,許玥帶著一封追封她母親吳氏為三品淑人的旨意出宮,笑著搖了搖頭。
翌日。
天子以榮烈王妃守陵衛之事發揮,褒獎了提起此事的許玥,打開了個口子,自然有聰明人順著杆子往上爬。
兼任禮部尚書的程閣老洋洋灑灑一通引經據典,最後得出結論:
榮烈王妃要加封。
朝中眾臣,大多聽聞了先帝留下的的“遺旨”,對這段時間差點讓江山動亂的始作俑者,心裏不是不討厭的。
於是也沒了心理負擔,紛紛附和。
天子欣然從之。
榮烈王妃追封章誠獻太後。
由此,石太妃自知大勢已去,悄無聲息的安靜了下來,大病在床。
皇後和勳貴一派,也終於到了最後清算定罪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