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王不肯聽從兩人的建議,另一邊秦國則是已經發展的日益壯大,逐漸暴露了其自己的野心,秦國要一統天下!]
[張良由於祖輩在韓國擔任古代首相,所以對韓國自然是感情非凡,不願意看到韓國一步步被秦國所蠶食,多次上書韓王,希望可以聯合其他幾國,對秦國主動發起進攻,否則等秦國真正發展起來之時為時。已晚可惜。卻始終不被采納。]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的劃過,秦國也是逐漸開始了自己一統天下之路,韓國本來也不是秦始皇的主要目標之一,但是在嬴政見識過韓非的才華,之後便對韓國起了很重的猜疑,韓非的才華毋庸置疑,如果讓韓國任其發展,恐怕局麵會超出自己的預料,於是嬴政在和李斯討論完之後,便急不可耐地帶領大軍便要進攻韓國。]
[韓王自知不敵,隻能向秦國議和。而秦王嬴政的主要就是要讓韓王交出韓非,以此來和秦國議和。這一幕幕全部發生在張良的眼中,張良全部黯然地看著這一切的發生。作為韓國貴族此刻的張良卻是無可奈何,秦國此刻已經過於強大,非韓國所的應付,而其他幾國又不肯發兵支援韓國。]
[就這樣韓非前往秦國,韓非前往秦國自然也有其自己的私心,那就是想要遊說嬴政讓其停止進攻韓國以,此來保全韓國的民眾避免戰爭之苦。]
[或許從這個時刻開始,張良的心中就已經種下了仇恨的種子。秦國對於韓國所做的一切全部被張良記在心中,如果按照原有的曆史來看,秦國不是這麼早就滅掉韓國,可能張良就要作為韓國的國相,不過這一切都被嬴政給全部剿滅。]
“韓非。”嬴政喃喃自語,這個已經有些久遠的名字,心中五味雜陳。
當初嬴政由於聽信他人的逆言,選擇處死韓非,但是。沒過多長時間嬴政便反應過來這是他人別有用心之計謀目的就是為了讓自己出自韓非,但是事情已經發生了,嬴政也隻能選擇盡量不去思索這件事,如今被天幕再次提起,嬴政不由得想起了自己之前與韓非交談之時的場景。
嬴政十分看重韓非,多次想要將韓非拉攏到自己這邊來,但是韓非雖然應允,不過在麵對韓國一事之上卻是處處與韓國站在一起,不願意為秦國,韓非本身就是韓國國王之子,這也就導致了韓非不可能完完整整為嬴政出力,加上當時有他人在嬴政耳旁進言。
嬴政頭腦一時發熱,不願意讓韓非再次回到韓國,以此來對抗秦國。隻不過嬴政當時也並沒有想要真正要殺掉韓非,隻是讓其關入大牢之中,但是不久之後,韓非卻是離奇的死於牢獄之中。
已經再次聽到韓非的名字,秦始皇嬴政一時間心裏說不上來是什麼滋味,如果再給嬴政一次機會,他是絕對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對韓非動手,哪怕兩人成為不了朋友,嬴政也不願意殺掉韓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