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訓:《簡論東魏北齊與西魏北周的租調問題》,《北朝研究》1990年上半年刊。
王大華:《論關隴軍事貴族集團之構成》,《陝西師範大學學報》1990年第1期。
胡如雷:《北周政局的演變與楊堅的以隋代周》,《社會科學戰線》1990年第2期。
丁巧林:《蘇綽政治思想探源與評述》,《北朝研究》1990年下半年刊。
劉國石:《簡論西魏北周改革—兼論孝文帝改製未盡之曆史任務》,《民族研究》1999年第3期;《1949年以來西魏北周改革研究概述》,《中國史研究動態》2000年第11期。
靳生禾、謝鴻喜:《玉壁之戰古戰場考察報告》,《中國曆史地理論叢》2000年第3期。
張先昌:《西魏〈六條詔書〉中的選官思想》,《晉陽學刊》2002年第2期。
曹道衡:《西魏北周時期的關隴學術與文化》,《文學遺產》2002年第3期。
陳金鳳:《北周外交略論》,《北朝研究》1999年第1輯。
劉文鎖:《〈安伽墓誌〉與“關中本位政策”》,《中山大學學報》2003年第1期。
侯養民、穆渭生:《北周武帝孝陵三題》,《文博》2000年第6期。
楊廷福:《略論〈唐律〉的曆史淵源》,收入《唐律初探》,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羅豐:《絲綢之路與北朝隋唐原州古墓》,《固原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5期。
史睿:《北周隋唐初的士族政策與政治秩序的變遷》,《首都師大學報》1998年第3期。
朱維錚:《府兵製度化時期西魏北周社會的特殊矛盾及其解決》,《曆史研究》1963年第6期。
呂春盛:《論北鎮勢力在西魏政權中的擴張》,《大陸雜誌》第90卷第3期;《宇文泰親信集團與魏周革命》,《台灣大學文史哲學報》。
孫同勳:《北魏末年與北齊時代的胡漢衝突》,《思與言》第2卷第4期1964年11月。
蕭璠:《東魏北齊內部的胡漢問題及其背景》,《食貨月刊》第6卷第8期,1976年。
[日]直江直子:《北魏的鎮人》,《中國史研究動態》1984年第3期;《北魏的地方行政製度與鎮人》,李憑譯,《山西師範大學學報》1985年第3期。
[日]川本芳昭:《從軍製和婚姻看北魏高祖的漢化政策》,《蒙古學資料與情報》1983年第1期。
[日]內田吟風:《北朝中鮮卑及諸北係貴族之地位》,楊聯升譯,《大公報史地周刊》第1221期,1937年1月22日。
[韓]樸漢濟:《北魏洛陽社會與胡漢體製》,《中原文物》1998年第4期;《西魏北周的胡姓再行與胡漢體製》,《文史哲》1993年第3期;《西魏北周的賜姓與鄉兵的府兵化》,《曆史研究》1993年第4期;《北魏王權與胡漢體製》,《北朝研究》1993年第1期。
韓昇:《隋史考證九則》,《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1期。
胡如雷:《隋文帝楊堅的篡周陰謀與即位後的沉猜成性》,收入《中國唐史學會論文集》,三秦出版社1991年版。
賴紅衛:《隋文帝性格研究》,《渝西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2期。
王興亞、任思義:《李密墓銘的發現及其學術價值》,鄭州大學學報(哲社版)1986年第4期。
劉健明:《李密死事考析》,《出土文獻研究》第4輯,中華書局1998年版。
汪篯:《唐初之騎兵——唐室之掃蕩北方群雄與精騎之運用》,見於唐長孺、吳宗國、梁太濟、宋家鈺、席元康編:《汪篯隋唐史論稿》,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版。
鄧廣銘:《有關“拐子馬”諸問題的考釋》收於1985年人民出版社版增訂本《嶽飛傳》附錄。
楊泓:《騎兵與甲騎具裝》,《文物》1977年10期;《中國古代馬具的發展和對外影響》,《文物》1984年9期;《關於〈中國古代馬具的發展和對外影響〉的一點更正》,《文物》1984年11期。
王援朝:《唐初甲騎具裝衰落與輕騎兵興起之原因》,《曆史研究》1996年4期。
閻步克:《勉為其難盡力而為——閆步克教授訪談錄》,《曆史教學》2005年第3期。
陳蘇鎮:《研究中國古代政治文化的力作——讀〈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學學報》199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