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一個受災者的憂慮(2 / 3)

事態遠不是日本政府宣布的那麼樂觀。最外層的建築物被炸,雖然爐體完好,但是儲存在爐體上方的大量使用過的燃料棒因此而直接暴露於空氣中,溫度仍然繼續上升,核汙染的程度遠遠超出政府的發表是可想而知的。此外,二號爐內的燃料棒溫度從2700度繼續上升,受到一號、三號爐爆炸的影響,外層建築已經受損,雖然不會發生氫氣爆炸,但是降溫措施沒有得到很好解決,最壞的結果終於發生了。由於壓力過大,二號爐體受損,遺漏出大量核放射物質,這其中包括半衰期為30年的銫。很快遠離第一核電站230公裏的東京就檢測出微量銫和放射性碘。在一連串的嚴重核泄漏判明之後,日本政府才遲遲將避難範圍逐漸擴大到20、30公裏。

古人雲“禍不單行,福無雙降”,四號爐本來隻有使用過的燃料棒放在冷卻室,應該沒有大的危險。不知怎麼回事,這時突然出現了不明原因的火災,而且儲存燃料棒的池子溫度上升,和其他爐一樣也有核汙染物遺漏的危險。

每天在關注事態發展的我盡管在核問題上是個門外漢,不論是專家的解說還是媒體的評論,都認為在整個搶險過程中,沒有抓住要害,沒有從根本上去解決問題,隻是頭痛醫頭腳疼醫腳,處理問題的速度趕不上事態發展的速度,總是在新問題出現後慢慢應對。當時我在想,這麼下去二次災害範圍擴大,很可能會殃及首都圈。要知道僅首都圈就居住著近3000萬人,占日本人口的四分之一。

他們似乎也明白關鍵在於降溫,隻是找不到最好的解決辦法。算是急中生“智”,調動自衛隊用兩架直升飛機進行空投海水,從準備到實施共花了兩天時間。電視上大家都看到了,第一投的水還算集中,但投偏了,第二投叫“天女散花”,第三和第四投沒有什麼區別。再這麼投下去,恐怕連他們自己也會難為情。於是改變了主意,采用警察、自衛隊和消防署的特種消防車往裏麵噴水,這一項目的實施也準備了兩天時間。警察的消防車不中用,壓力不夠,水噴不上去,隻能打在牆上,還是自衛隊和東京消防署的特種車起了作用。第一天由自衛隊注入30噸,第二天由消防隊注入50噸。新聞發言人暗示是因為噴了水的緣故,事態暫時沒有繼續惡化。

真的是因為噴了水事態才沒有惡化嗎?由於現場沒有人核實,故不得而知。我們知道噴水的目的是要解決堆放燃料棒水池的溫度問題,幾米長的燃料棒幾乎全部裸露在外,高溫是導致核輻射泄漏危險的主要原因。據專家說,儲存燃料棒的池子大約可容納1200多噸水,兩天來補充的八十噸水連十分之一都不到,和空投海水一樣隻能起到自我安慰的作用。為此至少浪費了四天時間,在如此緊急的時刻,四天時間意味著什麼則不言而喻。

其他救災方麵情況又怎樣呢?我看了近一周的報道,一開始就有人提醒必須及時往災區運送救災物資,可是時間過去了一周,災區的現狀仍然是缺乏食品、棉被、藥品、汽油、取暖用的煤油、停電停水仍未得到解決。因為沒有藥,高血壓、心髒病、糖尿病患者病情加重,有的在避難期間死亡,有的在醫院裏死亡。因為沒有水,廁所不能衝洗,衛生狀況惡化,多數人穿的還是地震當天的衣服,沒法換洗。這次地震中心是日本的東北部,夜間氣溫常在零下,地震之後下起了雪,不少人在沒有任何取暖設備的情況下,睡在公民館等避難所冰涼的地板上。老年人和嬰幼兒更是困難,不像以往那樣有尿不濕可用,也沒有老年人的專用廁所。災區的通信正好是一周的時候,我好不容易才與幾個災區朋友掛通電話,恐怕這是得到解決的最快一項。總之,災區的情況比我們想象的要糟糕得多,加上核輻射問題,災民們的現狀可以說已經到了極限。難怪災民直接對電視台記者發牢騷“官房長官盡說漂亮話,不可信”。

往災區運送物資緩慢,可能是因為道路問題沒有得到及時解決,但這決不是理由。一周來,我們沒有看到一輛直升機為災區補給救災物資,到底問題出在哪裏?耐人深思。要說救災物資並不是一點也沒有運到,少量的已經運到了離災區還有幾十公裏的地方,司機將物資卸下後就走了,不願意繼續往前運。就這樣近在咫尺的物資,災民們沒法到手。還有屬於捐贈的救災物資被放在捐贈地,遲遲沒有運出。據接受采訪的人說“這些物資什麼都有,即使運到災區也會給災民添亂,所以正在進行分類、整理、捆包,得知道那個災區需要什麼就運什麼。況且,現在還不知道這些物資由誰來接收,上麵也沒有任何指示。”聽了這位被采訪者的話,我的頭都大了起來,等這批物救援資送到災民手上,將是何年何月?按中國網民的話說,就是她腦袋裏進水了。

二、措施無力,坐失良機

上麵曾提到行動遲緩,其中有不少是屬於措施無力所至。措施無力的典型例子就是他們搞得所謂空投海水,浪費了兩天時間。當然往爐內噴水降溫看起來是一種有效措施,其實也是無力的措施。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噴水的目的是要降低存放燃料棒池子的溫度,而不是隻要把水灑在了牆上就算完成任務,那麼水是否進入了池子是很關鍵的,然而官方的回答是“沒法確認”。沒法確認還要一個勁的往裏噴,如此關鍵時刻,采取這種無的放矢的做法,實在讓人難以理解,不用說是思維嚴謹的日本人了。據美國報道說,池子已經被炸壞,這邊在補水,反麵在漏水,水根本就沒有有效儲存起來。從噴水後放射線濃度沒有明顯變化可以支持美國的觀點。

如果國人看了他們第一天噴三十噸水時的做法,不知會有什麼感想。當天準備了八台大型消防車,一輛車往裏噴幾分到十來分鍾的水後,趕快撤退,換另一輛,如此輪回。幾個小時噴了三十噸,似乎已經不少了,然而池子實在是太大了,就算隻有這一個池子需要注水,將一個1200噸的池子噴滿就需要四十天,可見這麼做是沒有動腦子的結果。所以說措施無力,坐失良機。

措施無力還表現在對策和方案單調。本來降溫是應急措施,通電才是根本措施,否則還是會像現在這樣按了這個葫蘆又起來了那個瓢,顧此失彼。從通電的進展來看,遠遠遲於補水,據報道,還得等到震後十多天之後,才有可能接上電源(注:這篇文章寫的時候,已經是第十天,還沒有完全接上)。不論日本政府是怎麼想的,至少他們在解決電源問題上沒有采取積極的切實可行的措施,不然怎麼也不會拖這麼晚,因為東北電力就在附近。

當然,投入的人力不足,也是導致搶險救災進展緩慢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在處理核電站問題上,大量職工避難,隻有極少數人堅持工作,這就是國內網民提到的“50勇士”,他們的英雄行為可讚,但僅靠他們處理核電站內部發生的故障,人手是遠遠不夠的。

三、姑息隱瞞,釀成大禍

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上層在事故發生後,對事故的嚴重程度一方麵估計不足,以保住爐心和整個電站為前提處理事故,采取的是姑息保守方針,不是從根本上防止核泄漏,沒有從如何阻止最壞結果的發生著手。美國曾提出派專家協助解決,因為美國有這方麵的教訓,提出有效控製核泄漏的前提是最終廢掉核電站。日本方麵哪裏舍得呀,不用說,馬上就拒絕了美國的提議,自信可以既保住核電站,又能控製事故,就像人們看到的那樣,結果是雞飛蛋打。

另一方麵存在隱瞞事實真相的嫌疑。幾天來,日本政府遮遮掩掩,許多實事沒有向外界公布,包括大家關心的核輻射問題,是在媒體和國民多次追問下,才吞吞吐吐地說“目前的核輻射對身體不會立刻產生影響”。這方麵從官房長官早期會見時的回答可以看得很清楚,為此西方國家包括日本的盟國美國在內,並沒有相信他們的報道。不得已美國動用了自己的無人偵察機、衛星進行觀測,派出核部隊專家收集有關方麵的信息。根據美國自己的觀測結果,將前去援助的航空母艦部隊外撤,對在日美軍限製進入80公裏範圍之內。這和日本實施的30公裏範圍避難相差50十公裏,難道是美國人不如日本人抗輻射?奇怪的是美國人隻撤退,卻不公布所測核輻射數據。

由於事態不斷惡化,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從日本方麵得不到足夠信息,不得不派專家到日本獨自調查。國際原子能機構事務局長天野會見菅直人首相時,將國際社會的擔憂直言不諱的提了出來,菅直人當麵承諾“不包不瞞”。就在天野到達日本的當天,日本核安全院將事故級別由四級提高到了五級,這是出於為了避免國際社會批評不得不按照標準進行的再次評估。遺憾的是國際原子能機構無功而返,日本方麵沒有提供他們希望獲取的關鍵性數據。

如此重大的事故,不是想瞞就能瞞得住的。官房長官在會見時強調最多的是“大家要沉著冷靜,事故正在得到有效控製”,可是往往是他話音剛落,現場就傳來爆炸事實。一個日本人老人和我逗趣地說“爐子冷不下來,我們怎麼能冷靜”。總之,從官房長官的會見看出,他們害怕引起恐慌,在盡可能地捂蓋子。可是越是這樣人們越是恐慌,總覺得還有更多實事沒有公開。

四、信息遲滯,指揮不力

事故發生後,現場的有關情況向上反映到東京電力高層,然後由他們向官房長官彙報,再由官房長官向菅直人彙報。經過這層層彙報之後,由菅直人主持召開會議,研討對策。據了解這種對策會議有時開到天亮,仍然沒有結果。上麵沒有結果,現場工作人員也不敢亂來。國民和現場工作人員火急火燎,菅直人也累得夠嗆,就是根本問題得不到解決,時間就這樣一天天毫無作為的消磨過去了。

我們可以假設一下,如果現場的有關情報直接彙報到由菅直人為首的、有東京電力等專家參與的“對策總部”,去掉東京電力高層的環節,那麼信息的傳達就會快得多,製定決策也會及時得多,也就不會出現官房長官會見時的內容與現場不一致的現象。

在指揮上,菅直人作為首相幾乎調動不了自衛隊和地方應急力量,他隻能向有關方麵提出請求,協力援助。不用說菅直人沒有這種危機應對能力,就算是有,他在日本繁瑣的法律、條條框框麵前也會是無能為力,指揮能力受到極大限製。有個小小的例子可以說明這一點。日本厚生省規定與放射物質接觸的工作人員每小時所能接受的射線量,隻能在100毫西弗,然而這次事故現場的射線量遠遠大於此規定。如果按規定工作,每個工作人員隻能作業幾分鍾乃至十幾分鍾就得撤離。就算是沒有完成任務撤離出現場也是合法的,督戰的長官也沒法強求,包括菅首相在內。為了延長現場作業時間,厚生省零時改變法律,將接受射線的標準提高了一點五倍,改為250毫西弗。這種臨戰改變法律的做法,自然要受到現場工作人員的抵觸。這一點我們國人是很難理解的,在如此重大事件麵前,還有時間講多少毫西弗的問題,你們說這是不是腦袋裏進水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