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艾倫·卡斯泰爾斯(1 / 3)

說來也怪,還不到第二天,她就證實了這種推論,而且是從羅傑爾口中證實的。

他倆打了一陣網球後,坐在一起喝冰鎮過的飲料。

他們一直在聊著無關緊要的話題,弗蘭基越來越覺察出羅傑爾這類足跡踏遍世界各地的人的魅力。她不禁想,這位在家中從未取得成功的人與他那位身軀粗大、一本正經的哥哥相比顯然更討人喜歡。

當這些念頭掠過弗蘭基的腦海時,談話停了下來。羅傑爾打破了沉默,這次說話的語氣與先前完全不同。

“弗朗西絲小姐,我打算辦件相當特殊的事情。我認識你還不到二十四小時,但我憑直覺,你是我可以謀求忠告的人。”

“忠告?”弗蘭基驚訝地問。

“是的。我在兩種不同的行動方法之間下不了決心。”

他閉口不言,身子向前傾斜。在兩膝之間晃動著球拍,前額上現出輕微的皺紋,看去焦慮不安。

“這事與我哥哥有關。弗朗西絲小姐。”

“是嗎?”

“他吸毒。我肯定這是真的。”

“是什麼使你這麼認為?”弗蘭基問。

“種種情況。他的外貌、他明顯改變的心情,還有。你注意到他的眼睛嗎?兩個瞳孔像針尖一樣。”

“我注意到了,”弗蘭基承認道,“你認為他吸的是什麼呢?”

“嗎啡或者鴉片的某個種類。”

“這事發生很久了嗎?”

“我斷定是從大約六個月前開始的。我記得他多次埋怨失眠。他怎麼開始吸毒的,我不知道,但我認為從那不久後肯定開始了。”

“他怎麼弄到毒品的呢?”弗蘭基幾乎馬上就接著問。

“我看是通過郵寄到他手上的。你發現某些天的午茶時間他特別神經質、容易激動嗎?”

“是的,我注意到了。”

“我懷疑那就是他手上的毒品沒有了,正等著再補充。後來。六點鍾的郵班來了,他走進書房、到出來吃晚飯時,情緒完全不同了。”

弗蘭基點點頭。她回想起亨利有時在晚飯時那種做作的才華橫溢的談鋒。

“但毒品供應來自什麼地方呢?”她問。

“哦,那我就不清楚了。名聲好的醫生根本不會向他提供毒品。我猜測,有各種各樣的渠道,在倫敦出大價錢就可以弄到。”

弗蘭基沉思地點了下頭。

她正回憶起跟博比說過有關販毒團夥的事,他回答說:

不能把過多的罪行攪在一起。真怪,他們的調查這麼快竟碰上了這件事的線索。

更為奇怪的是,竟是主要懷疑對象把她的注意力轉到事實上來。這事使她比先前更加傾向於否定羅傑爾的謀殺嫌疑。

她提醒自己,偷換照片的舉動仍然令人費解,證據對羅傑爾不利,而且證據還是千真萬確的。僅以此人的人格來持異議是不夠的,人們總是說殺人犯都是魅力十足的人!

她擯棄了這些想法,轉臉率直地問同伴:“你為什麼要向我說這件事?”

“因為我不知道對西爾維亞怎麼辦。”他坦白道。

“你以為她還不知道?”

“她當然不知道。我應該告訴她嗎?”

“這很難……”

“是很難。這就是我認為你也許能幫幫我的原因。西爾維亞對你十分迷戀。她並不關心身邊的任何人,但她跟我說,她很快就喜歡上你了。我該怎麼辦呢,弗朗西絲小姐?告訴她,我就會給她的生活增添極大的負擔。”

“如果她知道了的話,她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弗蘭基提議。

“我表示懷疑。一旦某人吸毒,沒有人,甚至最親密、最親愛的人,會對他產生什麼影響。”

“這種觀點太使人絕望了,不是嗎?”

“這是事實。當然了,辦法是有的。如果亨利同意治療,這兒附近就有個地方。是一個叫尼科爾森的醫生辦的。”

“不過他不會同意的。”

“他也許會的。有時你可以看到抽嗎啡的人那種極端悔恨的神情,他們會盡一切辦法來治療自己。我倒傾向於認為,如果亨利以為西爾維亞不知道這事,他可能比較容易地進入那種精神狀態。如果治療順利(當然,他們把他的病叫做‘神經質’),她就沒必要知道真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