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伴隨著小夥伴們的前呼後擁和課堂上的學霸表現,一天很快就過去了。到了放學,果然是姥姥來接蘭星辰放學,晚飯後,蘭星辰時不時就將目光灑向教室門口,希望看見姥姥的身影,蘭星辰的姥姥不識字,而且是最後一批趕上封建製下纏足陋習的受害者,不過還好,姥姥的大半輩子過的很幸福,聽姥姥說,她十八歲嫁到姥爺家,因為那個時候還沒有打跑日本侵略者,姥姥娘家人見世道太亂就著急找個主把女兒嫁出去,過門那天姥姥的娘家人趕著驢車把姥姥送到姥爺家,據後來姥姥回憶說,當時進到院子裏的時候姥爺還拿著木棍和小夥伴們玩耍呢,姥姥比姥爺足足大兩歲,可能在那個年代好好多事都充滿了朦朧和遺憾,人們並不清楚自己的未來也無法阻止別人對自己的盲目安排不論善意和惡意,那個年代就是這樣,活著能吃口飽飯就算是修來的福分,後來不知道什麼時候姥爺參加了遊擊隊多次伏擊剿滅途徑村莊的鬼子運輸隊後來抗戰勝利,被選為地方治安官,不要以為治安官國外才有,在當時一個鎮下麵若幹個村和鄉,姥爺自己又是所長又是民警,打到刑事案件小到偷雞摸狗都是自己一個人破案,也正是因為姥爺的經曆和老一輩革命家的政治思想,姥爺的兩個兒子都參過軍。在蘭星辰上幼兒園的時候,大舅家的三個女兒和一個兒子的孩子都與蘭星辰的年級差不多不過論輩分都要稱蘭星辰為小舅,當時蘭星辰的大舅是某國營工廠的廠長,二舅是海員後來專業後去了路政,管轄某省道途徑當地的幾處收費站育有一女,三舅部隊退伍專業後回了老家成了當地派出所的指導員育有一子,二老還有三個女兒,蘭星辰的母親是家裏最小的女兒,大姨由於小時候的意外瞎了一隻眼,嫁到的附近村莊一家老實農戶人家,生了三個兒子,日子呢過得還算普普通通畢竟很多過來人都說平凡才是真,並且在農業生產中家裏的勞力是最重要的。二姨嫁給了退伍軍人,而且二姨夫的品性很好,印象裏總是待人寬厚,從來沒有紅過臉,專業後在車隊開大車,和二姨育有一子。總的來說,這一大家子人,還真的算很幸福,因為從小受姥爺的紅色思想熏陶,沒有一個出格的人,而不管是過門的媳婦還是找的婆家,也都是踏踏實實過日子的人,二老從子女各自成家後,都沒怎麼操過心,子女也很孝順,也算是很有福了。
此時坐在教室的小星辰期盼的隻有一件事,那就是響起放學的鈴聲。這時,透過教室的窗戶,小星辰看見了外麵圍牆上幹活的工人,騎坐在牆頭,不停的用刨子在做著木工活,徐徐而落的爆木屑,吸引了小星辰的注意力,而焦急期盼和姥姥家對門的小哥哥玩的小星辰內心也平靜了許多,這可能是除了小時候啼哭的時候母親緩緩的撫觸帶來的平靜感和安全感之後,第一個來自於外界的行為藝術對小星辰的影響吧。小星辰目不轉睛的盯著飄落的片片木屑,體會那帶來的平靜和安逸,感受著那鋒利的刨片每次削落木屑的感覺都是那麼細膩,沒有絲毫的頓挫感,想著想著,仿佛時間突然又變快了,放學鈴聲響起,第一個來到教室門口的,便是小星辰的姥姥,雖然小星辰的姥姥不識字,但卻會看表,也不知道老人是通過表針位置還是能夠識別一些簡單的數字或者有舅母教過她,但是老一輩人的那種樸實和認真,是多麼值得處於當今浮躁的社會風氣下的人們學習的精神啊。筆者本人也有結果孩子放學,很少不遲到,內心總是認為大人那麼忙,孩子多等會兒何妨?但其實,借口總比方法多,真的不是好習慣。自從開始創作,不管文采好壞吧,至少本人不像以前那樣浮躁,對人生的態度也積極了許多,後來我思考,可能就是當下很多朋友包括我在內,很少能做到耐心,踏實的去啃一隻骨頭,去認真做一件事。
鈴聲打斷了木工活對小星辰的吸引,小星辰下意識的向教室的門口望了一下,眼神中頓時充滿了驚喜,站在門口排隊接孩子放學的家長隊伍最前瘦弱而慈祥的老人,正是小星辰的姥姥,小星辰滿懷欣喜的從座位上跳起來,拎起早就收拾好的書包,快步向著教室門口飛去。
快到門口的時候,小星辰高興的喊了一句姥姥,這是班主任方江老師一把攔住小星辰,問:
蘭星辰,你認識這位老人嗎?小星辰點頭確認後,老師也沒在阻攔,早上蘭星辰的媽媽來送小星辰上學的時候,有跟老師提前打過招呼。老師也隻是本著負責任的態度再次確認下而已。
由於姥姥不識字,小星辰在離校冊上一筆一劃還算工整的寫下了自己的名字。接著,娘兩兒默契的牽著手,走出了院所的院子。到了校門口,姥姥叫小星辰把書包遞給她,生怕壓住小星辰,長不了高個,不過小星辰對姥姥撒了一個善意的謊言,媽媽叫我自己背著,而且今天沒有帶幾本書,姥姥聽後先是拎了拎書包的分量,再拉開拉鏈,看了看確實沒有幾本書,而且幼兒班的小畫冊,可能還沒現在的筆記本厚重。姥姥就沒再要求,事實上,媽媽沒這樣囑咐過,而小星辰也可能隻是為了增強說服力,假傳母意而已。千萬不要小看小孩子,大部分孩子都是很聰明的,或者說智力水平都是很正常的,但是智力發育程度就不一樣了,所以在孩子的成長路上,父母對孩子的啟蒙可以說是最重要的!因為父親愛好書法,小星辰三歲就學著父親拿著毛筆在報紙上亂塗亂畫,四歲已經學會了漢語的數字一到十,簡單的大小和自己的名字。所以,筆者在此也提醒那些已為人父母的朋友,在教育和啟蒙孩子的同時也要注意不要過多限製孩子。筆者認為更多的時候,應該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增加孩子自己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大蠍子教小蠍子,就這麼著(蜇)。
去姥姥家的路上,這娘倆兒步調還算和諧,老太太緩慢的步伐,而小星辰不需要太費力也跟得上,幸福是什麼,此時此刻,此景就是。俗稱天倫之樂,幸福無處不在,隻在於你的心態,你是否能發覺。這也是很多人,麵對艱難,挫折做出不同的選擇,產生不同結果的原因。走著走著,路程到了一半,到了一家商店門口,姥姥給小星辰買了一個奶油冰棍。姥姥撕開了包裝紙,遞給了小星辰,小星辰接過,隨機高高的舉起,要求讓姥姥先吃第一口,讓長輩先吃第一口,是姐姐交給小星辰的,小星辰很幸運,相比其他獨生子女,有了除媽媽外另外一個至親至愛的一個女人的陪伴,那就是姐姐。而他的姐姐,也成為了對小星辰人生影響最大的人之一。姥姥和很多長輩一樣,好吃的或者是認為好吃的東西,自己舍不得吃一口,而不知有可能自己沒舍得的東西強塞給自己的孫子孫女,可能人家出門口轉過街角後順手就丟到垃圾堆,還暗自念叨一聲煩人。當下國人對子女的溺愛已經到達了一定的程度,可以說不管廣義還是相對的有錢無錢的孩子們,大部分都夠任性。當然差別就在於,相對有錢的可以外麵家裏都任性,而相對無錢的,可能隻有家裏人包容他受著他。這些孩子走出去後,也就成為了為什麼老外說國人脾氣大,錢多人傻,遇事後卻變得很慫。捫心自問,你是否認識這樣的自己,你是否意識到自己或多或少的這些,你是否思考過如何改變?
見姥姥推辭,蘭星辰堅定的堅持,老人拗不過,欣然接受,還念叨著:我外甥真是長大的,懂事了。兩人繼續走著,一路上或許聊著什麼,又或許聊不出什麼,不知不覺,兩人走完了本來就不遠的路,小星辰到了姥姥家門口,看見對門哥哥家的阿姨坐在門口鼓搗著什麼,
隨即問道,阿姨,小哥哥在家嗎,阿姨聞聲抬頭見二人,微笑答道,你小哥哥馬上就回來了,今天跟你叔叔去市場上出攤了,這會兒應該快到了。這戶人家是東北過來的,剛來的時候,日子過得比較艱難,私立學校上不起,公立學校那會又得要借讀費,弄不好肯給借讀費都不一定能收。所以作為外來人口的子女一直跟著父母東奔西走。這時候,”星辰!“一聲稚嫩的呼喚,從星辰和姥姥剛來的方向傳來~
對門阿姨繼續和小星辰的姥姥聊著家常,小星辰則向著聲音傳來的方向跑過去,不遠處,
一個少年從三輪車的車鬥裏跳下,向著小星辰跑去,這個少年就是小星辰時長提起的小哥哥,名字叫張興風,怎麼不是張三豐,額嗬嗬,當李連傑版太極張三豐上映後,這個道家祖師爺的名字被小星辰用作了外號給張興風。其實蘭星辰骨子裏好像就不是好東西,說不清他是偽善還是雙重人格,在他以後曆程中,惡作劇,給別人取外號就是家常便飯。而被他捉弄的人,還能最後漸漸的跟他成為很要好的朋友,也有成為仇敵的,或許是因為整蠱的出發點不一樣吧。就像後來蘭星辰提到的一句話,有些人,看上去就跟所有人欠他八百似的,對待這種看著就影響好心情的人,自然也不要讓他活的痛快。筆者對於這句話不置可否,不過大家可以換位思考下,也正所謂世上無對錯(中庸理論),每個人的選擇,性格,活法都是自己的權利,但即使是這樣,我們如果能夠更多的考慮可能影響到的其他人的感受,那麼自己和其他的困擾或者磕碰會不會更少呢?而這個反問,似乎永遠都沒有答案,同樣也是藍星辰所說,和諧都是相對的,有些是假象,表麵風平浪靜,實則暗波洶湧,有則是實屬無奈,不隻是表麵平靜,一方可能連”暗波“的能力都沒有。伴隨著一種觀點的產生,會引發更多褒貶不一的論述,所以,在我們的人生中,有些事情根本就沒有答案,有的隻是不同的做法不同的結果,而得失自然也有不同,隻是看你更側重哪些,然後對應做更容易實現那些側重點的選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