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招兵榜前行俠義,回水灣旁會神醫(3 / 3)

關羽聞言,跨前一步,單膝落地道:“多謝先生救命之恩!”華佗見了,忙搶前一步,將他扶了起來,道:“壯士急人好義,理當世人學之,怎麼這般多禮?!”

這時,那老婦從屋裏搬出茶具,泡上自家炒製的綠茶,屋裏飄起一股清香。兩人分賓主坐下,一邊喝茶,一邊談論天下大事,甚是投機。不覺日影西斜,華佗驚覺道:“啊呀,隻顧與壯士說話,卻忘了肚中之饑。”他疾疾朝內室叫道:“張婆,煩你備上三、五盤菜蔬,溫一壺酒,小生與壯士喝上幾杯!”言畢,又自怨道:“真個失禮!”關羽道:“先生救援此漢,已屬相煩,怎好又叨擾酒菜?!”華佗道:“熟人雖多,知己難求,壯士萬萬不可多禮!小可還有一言欲與壯士說知,不知可否願聽?”關羽道:“先生但說無妨。”

華佗道:“壯士長得十分雄壯,像貌奇絕,若是再添上美髯,便可顯得八麵威風。”關羽笑道:“先生此言甚善,某家十分感激,隻是這添髯之事,非人法能為。”華佗笑道:“小生到有此法,隻怕壯士不依。”關羽道:“先生若果有此奇術,某家定依先生。”言畢,兩人揮起手掌,輕輕一擊。

華佗從懷中掏出一隻木盒,上麵寫著三字:生髯精。道:“這藥是我花費近十載的心血從那懸崖峭壁間采得烏龍草熬煉而成。今日遇兄,可說是物盡其用。”說著,遞到關羽掌中。關羽再三把玩,愛不釋手。華佗道:“每日早晚可在生髯處塗上一些,每一日可助長一寸,且烏黑油亮。到得圓滿,便不可再塗抹。”關羽再三相謝,裝進了腰間囊中。

這時,張婆從內室用隻托盤端來三、五碗菜蔬和一壺酒,擺在桌上。又在二人麵前放上兩隻陶瓷酒杯。華佗站起身來,斟上酒,邀道:“旅途之中,無什招待,請壯士見諒。”關羽舉杯相謝,二人一飲而盡。爾後,兩人杯來盞去,你敬我讓,直喝到梆鼓初響,明月高照,方才罷手。關羽道:“不知那漢可否肚饑?”華佗道:“壯士有所不知,方才所敷草內含有催眠藥物,不到明日,他斷難醒轉。”言畢,喚張婆打來熱水,二人洗罷。關羽塗過生髯精,與華佗同榻而眠。

次日,幾隻鳥兒剛剛在簷下噪得幾聲,隻聽外屋一人叫道:“啊呀,我怎麼到了這裏?”華佗、關羽聞言,雙雙翻身下床,來到外室。見竹榻上的漢子已經翻身坐了起來,見內室走出二人,便叫道:“我怎地卻在這裏?”華佗將關羽一指:“你中了巨毒,倒在招兵榜前,被關壯士救到這裏。我替你逼出毒液,敷好了創口。”關羽沒有言聲,隻是微微作喜。那漢子沉吟片刻,突地跳下床來,雙膝跪在二人麵前:“多謝二位救命之恩。”二人雙雙搶前二步,將他扶了起來。

三人落座。關羽問道:“不知足下高姓大名,緣何中了巨毒,昏倒在招兵榜前?”那漢子聞言,咬牙切齒道:“可恨哪,可恨!”言畢,將那心中之事一一告知。

原來,那漢子姓徐名晃,字公明,家住涿縣南山徐家莊。因聽得涿縣城中貼了招兵榜文,便辭別家中老母,來吃一份軍糧。走出莊來,遇見鄉鄰徐二,聽他言過原由,便求結伴投軍。他因此人素來奸詐刁滑,不走正道,便托詞它故。無奈徐二苦苦央告,再三言明痛改前非,方才一路同行。因貪趕路途,錯過了宿頭,借住在仙女觀中。當晚,二人同榻而眠。到了半夜,徐晃突聞觀中道姑呼救,便跳起身來,仗劍而入。隻見一人與那道姑扭成一團,欲行非份之禮。他搶步上前,將那人踢翻在地,當胸一腳踏住,挺劍欲刺,聽得那人告道:“公明兄饒命!”

他聞言拿眼細細一瞅,原來卻是徐二,不由得怒從心頭起,一把將他提了起來,恨恨言道:“你這不曉廉恥的潑皮,怎地幹出這種勾當!”言畢,將他一掌推倒在地,轉身走去。不想這徐二從地上爬了起來,苦苦哀告,挨至身旁,突發暗器,刺中了徐晃的右臂。他本當除此惡賊,一則,他已逃之夭夭,二則,體力難支。隻好獨身一人來到涿縣城門前麵,見眾人圍看榜文,便擠了進去。

這時,徐晃一指關羽道:“恰遇這位英雄揚聲呼叫,當下暈倒在地。不想這廝手段這般陰狠,竟拿巨毒害我。”說到此外,恨聲連連,拔出腰中佩劍,就要去尋徐二算帳。

關羽聽了,“叭”地一掌拍在桌子上,陡地跳起身來叫道:“如此惡賊不除,怎消得胸中這口惡氣?賢弟,你且在先生處養幾日,待我去殺了再來相會。”說著,一伸臂,從徐晃手中接過寶劍。徐晃道:“徐二這廝色膽包天,必然會走而複回,英雄去時,可先至仙女觀中待他。”關羽點點頭,問清仙女觀的去處,大踏步朝外走去。這正是:壯士行俠遭毒手,英雄仗義鬥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