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了頓,大國師陸賈又道。
什麼?賢弟你創新了步兵陣法?漢王劉季顯得很是驚奇:
可真有你的!好啊,愚兄當然有興趣了!
大國師陸賈一揮手,立馬一隊虎賁衛走上前來,齊齊躬身施禮:
敢問大國師有何吩咐?
這隊虎賁衛正好為十三人。
爾等把鴛鴦陣等之陣法演練一套給大王觀摩吧!
得令!
霎那間旌旗招展鐵鼓擂動,十三名生龍活虎的虎賁衛們呐喊著衝入敵陣(實際上是草靶陣),連弩狂射、狼憲直舞、長矛亂搠、長劍橫砍,陣勢頗為雄壯、駭人。
漢王劉季看得忍俊不禁,回頭對大國師陸賈道:
賢弟,這就是你所創新的步兵陣法?
真是。
愚兄我怎麼覺得頗為滑稽、可笑呢?哈哈!
二哥且莫笑,後麵還有兩個變陣呢!
說罷大國師陸賈揮了揮手。
頓時又是一陣驚天動地的金鼓聲,十三人的鴛鴦陣立即變成了兩個五行陣和一個三才陣!
這夥虎狼之士迅即向前突入一個狹窄的街巷,奮力地砍殺起了街巷中的敵人——當然了,也全都是預先設置好得草靶。
很快又是一陣震天撼地的戰鼓聲,聞音戰陣又重新分化組合,很快就變成了四個三才陣——那位被剩下的是隊長,隻見他衝在了戰陣的最前方,率領著部屬追殲殘敵!
漢王劉季還是搖了搖頭。他似乎對這種戰陣持有頑固的懷疑態度,畢竟自古以來軍隊的最小作戰單位都是伍(五人組成的戰鬥小組),最小的軍官是伍長,伍的編製上麵是隊,一隊轄五伍。隊伍一詞,就是這麼來的!
舊製的一隊大約相當於2000餘年後現代軍隊的一個排;而大國師陸賈所創新的鴛鴦陣的最小作戰單位是十三人,大約相當於現代軍隊編製中的一個班。
漢王劉季來到這幫虎狼之士中間,順手抄起狼憲一看,不禁失聲叫道:
這……這玩意兒是竹製的???
正是。
這……這簡直是開玩笑嘛!
漢王劉季麵露慍色,這下子周圍的人開始額冒冷汗了。
但是大國師陸賈同誌卻不慌不忙、成竹在胸。隻見他順手拿過一名虎賁衛的的五尺鐵劍,對著狼憲一陣猛砍,然而狼憲之上僅是幾道細微的砍痕!
這下子漢王劉季可真是服氣了!
然而他還是對大國師陸賈所新創的所謂鴛鴦陣心存疑慮。大國師陸賈嗬嗬一笑:
二哥心存狐疑也實屬正常,就讓戰爭來實地檢驗它的成效吧!
行軍主簿張良和國相蕭何都分別接受了軍機司司長和糧草司司長的任命。
但是也有不少人提出了反對意見。以驃騎將軍樊噲為首的一派就反對這項任命,道:
自古往今,匠作們都是下九流!今天大國師發揚風格主動讓賢實屬高風亮節,但讓這麼一個下九流的家夥擔任兵械司司長這一要職,實屬不妥!
大國師陸賈知道古人是看重出身和職業的,魏晉時期還搞什麼九品中正製,徹底地遵循老子英雄兒好漢這一不二法則。於是乎自己也隻好耐著性子向這些頑固派們耐心解釋,說現在正是用人時期,要別具一格選人才,不要拘泥於出身和職業。
終於方案得到了通過。但接下來大國師陸賈關於給優秀匠作們授爵這一提案,卻遭到了有史以來最為激烈的反對。
以驃騎將軍樊噲同誌為首的一幫武將們氣得在朝堂上蹦了起來:
娘了個逼,我們在前線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浴血拚殺,有的還得到爵位;這幫下九流的賤 人在後方搗鼓搗鼓,就一個個都能授爵?
驃騎將軍樊噲地位非同一般,他自沛縣起義就跟著漢王劉季南征北戰打天下了,現在已經積功升至驃騎將軍,統領一萬精銳鐵騎;而且他還是漢王劉季之正房夫人呂雉之妹呂虛的丈夫,屬於王親國戚,說話自然是極有分量的!
大國師陸賈同誌隻好又是一番唇舌解釋,弄得口幹舌燥。終於,這條方案還是得到了通過。
最主要的是漢王劉季在關鍵時刻還是站在了大國師陸賈一邊,支持了他。
從這點就能看出,平素為人粗魯貪淫好色的漢王六季實際上是有大聰明的!
這就是為什麼在私下聊天中,行軍主簿曾對著大國師陸賈感歎道:在下平素一直研習《太公兵法》,也曾向韓王成和很多諸侯說過這部軍法,但隻有漢王劉季能夠經常聽懂!看來大王真不是凡人啊,將來必成大事!
漢王劉季采納了行軍主簿張良和大國師陸賈的意見,開始大張旗鼓大興土木地修複業已燒毀的棧道。這項工作自然是極其的艱辛和危險,每日不慎跌落山崖而粉身碎骨的匠師、士卒們都有數十人之多!
而且進度極其緩慢,畢竟是人間天險嘛!每天晝夜不停修築棧道也隻能勉強修通數十米,按照這個進度,恐怕要修通這個蜀中棧道得近十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