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沈溪兩次調任宣大,跟大同府關係千絲萬縷,地方百姓覺得這是從他們身邊走出去的英雄,現在這位大人物領兵前來,自然心甘情願出來夾道歡迎。
百姓越熱情,官兵進城越麻煩。
沈溪畢竟不是隻帶一隊隨從進城,包括上萬人馬和後勤運送糧草的人員,車駕多,而且紛繁複雜,其中就有很多沉重的火炮、槍械等,就算這些東西基本用油布包裹著,但還是攔不住百姓想一探究竟的衝動。
百姓們擁擠著往前衝,被官差拚命攔了下來,最後甚至需要士兵手拉手充當人牆進行保護,這才避免車駕被人襲擾。
崔岩騎馬跟在沈溪身邊,見場麵幾近失控,麵子稍微有些掛不住,側過頭見沈溪黑著臉,心中一沉,感覺自己好心辦了壞事。
沈溪正要往城北軍營進發,崔岩請示道:“沈大人遠道而來,城中沒有好的宅院安頓,不如先在巡撫衙下榻?”
“不必了!”
沈溪搖頭道,“這一路風餐露宿,突然讓本官睡那高床軟枕,一時間有些不適應,本官隨便找個地方落腳就好……哦對了,崔中丞,有件事想請你幫忙。”
崔岩聽說自己能幫忙辦事,喜不自勝,趕緊道:“沈大人但說無妨。”
沈溪道:“距離開戰可能需要半個月到一個月時間,這期間城中所有兵器作坊,可能都要被本官征用,再就是需要巡撫衙門幫忙調撥城中所有製造火藥的原材料……因為我們使用的彈藥,需要自行配伍,這沒問題吧?”
“呃……”
崔岩聽到這話,有些為難,不過稍微遲疑後,馬上應允,“沈大人放心,卑職這就去安排,兵器工坊沒有任何問題,隻是這火藥的原材料……城中存放不多,木炭倒是要多少有多少,就是硝石和硫磺……可能需要從民間征集……”
沈溪搖頭:“如此重要的物資,怎麼可能從民間征集?主要還是靠軍需供應吧……大同鎮轄十四衛,乃九邊數一數二的大鎮,焉能缺少原材料?事關整體戰局,無論如何都要拜托崔中丞幫幫忙,就算把府庫的硝石和硫磺調撥幹淨,也要保證火藥生產……此外本官還需要一些鐵匠,打造兵器。”
崔岩笑道:“這好說,沈大人想要多少鐵匠都行……”
沈溪一聽就知道對方是瞎扯,大同鎮雖然屏蔽京師,地理位置重要,但也不能說要多少鐵匠就有多少,根據他調查所知,大同鎮工匠總數在三千左右,但扣除木匠、瓦匠、石匠、銀匠等,鐵匠總數估計不會超過四百人,扣除老弱病殘的話兩百估計差不離,當即道:
“也不需要太多,兩百名足矣,但必須是熟手……有一點,不得擾亂民生,人手一概不能從民間征集攤派,你可明白?”
崔岩笑嗬嗬道,“大人隻管放心,巡撫衙門必定全力支持。”
沈溪點點頭,“那一切就拜托崔中丞了,若此番出征凱旋而歸,在下定會向朝廷表功!”
“明白,明白!”崔岩臉上的笑容越發燦爛。
沈溪見交待妥當,策馬徑直往營地而去。
大同城主要麵對來自北方的敵人,所以最大的營地建在城北,沈溪這一萬人馬駐紮進去,非常輕鬆就安排下了。
沈溪巡視一圈覺得沒什麼問題,這才放心出營來到隔著一條街的臨時行轅,這是個普通院落,原來的主人為躲避戰爭到了京城,於是官府便征用下來。
沈溪進門時,發現前院擺了大大小小不下五十口箱子。
荊越過來道:“大人,怎麼都攔不住,末將跟朱兄弟在外擋人,誰知道來送禮的人越來越多,隻能等您回來決定怎麼處置。”
沈溪往門口的朱鴻看了一眼,朱鴻報以苦笑。
作為沈溪的近衛隊長,朱鴻應付這種送禮的事情少有經驗,而在荊越等軍官看來,給上官送禮並不是什麼嚴重的事情,就算沈溪三令五申不讓屬下送,但也不代表地方官員會遵守這項禁令。
荊越等人覺得,反正都是貪官汙吏的錢,不要白不要。
沈溪皺眉道:“先把禮物清點清楚,然後去把大同巡撫崔岩叫來。”
隨後沈溪沒有繼續管禮物的事情,直接進入正堂,發現裏麵有人正在收拾。
桌椅這些東西,沈溪軍中所帶極少,到了目的地設臨時行轅,自然需要大批桌椅板凳,至少得滿足開會時所有人都有座位吧?而因為沈溪沒有提前通知地方官府準備,隻能到外麵找一些舊桌椅充數。
不過好在沈溪手下這些人知道沈溪不會計較太多,隻需按照沈溪吩咐行事即可,畢竟軍中帶有木匠,如果需要的話,臨時修造也來得及。
沈溪本來已經很疲乏,不過他沒心思休息,很多事還等待他處理。
現在恰恰是沈溪最忙的時候,前線戰報源源不斷彙聚而來,糧草輜重調度,大明各軍鎮兵馬備戰情況,甚至還有京師兵部衙門來文等等,趁著手下收拾時,他坐到靠窗的書桌邊仔細閱讀起來。
過了差不多一炷香時間,崔岩氣喘籲籲出現在沈溪麵前,恭敬地道:“卑職沒有親自送大人到衙所,實在是怠慢了,不知沈大人叫卑職前來,有何吩咐?隻要卑職能做到的,定當竭盡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