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〇二一章 這是要造反(3 / 3)

何鑒生怕因朱厚照的旨意導致京城大亂。

朱厚照回過頭看著沈溪道:“沈先生不用太擔心,朕已下令暫不查抄兩位國舅的府宅,先把案子問清楚再說……沈先生一定要把傷養好,接下來朝中事務無需掛懷,朕會讓旁人代勞。”

……

……

張鶴齡和張延齡在宮裏被張太後痛罵一番,心中無比窩火。

恰在此時,戴義又出現在殿門前,縮頭縮腦的,行跡鬼祟。

“戴公公,哀家不是讓你回避嗎?”張太後見到戴義有些不快。

戴義站在門檻外,探頭進來稟報:“太後娘娘莫怪罪,老奴剛聽到宮外傳來消息……說是陛下去探望沈尚書的病情後,下令把兩位侯爺的府宅給抄了,現在禦林軍已在路上!”

“什麼?”

張太後霍然站起,臉上帶著難以置信的神色。

張延齡反應激烈:“皇上一定是被姓沈的小子挑唆……咱那外甥是豬油蒙了腦子吧?”

“混賬!”

張太後罵道,“你個不爭氣的東西,想找死嗎?那可是當今天子,連哀家都不敢對他有所冒犯,你算什麼東西?”

張延齡一時間不知該如何應答,用茫然的目光望著自家姐姐,似乎在問,你為什麼不支持我?

張太後道:“你們的事情,哀家不管了,隻能按照大明律法辦,有一件查一件!也該讓你們知道教訓了!”

“父親過世後,看看你們兩個把張家禍害成什麼模樣了?本指望你們好好繼承家業,怎麼說張家一門雙侯,隻要謹小慎微,便可世代傳承,與國同休,但現在看來……哀家在世都保不住你們,若哀家走了,更不知會是何等悲慘下場……不如幹脆由哀家親自來懲治你們。”

“姐姐,你心長偏了?”

張延齡不知進退,在他心裏,家裏人就應該站到自己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渾然不覺此舉多麼蠻橫無禮。

張鶴齡趕緊拉住弟弟:“二弟,莫再惹太後生氣,既然府上出事,我們趕緊回去看看,不要再煩擾太後!”

“走吧走吧!”

張太後下了逐客令,“以後莫要有事沒事便進宮來煩哀家,哀家沒你們這兩個不爭氣的弟弟!”

張延齡還要上前爭辯,卻被兄長強拉著出了殿門。

兩人到外麵後,戴義提著燈籠在前麵引路,有意無意加快步伐,足足距離兩人有上百步的距離,好像在竭力避免跟張氏兄弟有所接觸。

“大哥,你說姐姐是怎麼回事?把我們罵得那麼重,又說不幫我們,一點姐弟情誼都不顧……”張延齡問道。

“也不看看你都做了什麼!”張鶴齡黑著臉道,“你強占民田,***女都已經是大罪了,結果你還草菅人命,現在為遮掩罪行,更是派人刺殺沈之厚……陛下都被驚動了,你說太後能幫你說什麼?”

張延齡扁嘴道:“姓沈的小子遇刺,是不是我派人幹的還說不定呢!”

張鶴齡無奈道:“是不是你派人做的都不清楚,你說你都昏聵到什麼地步了?陛下親自去探望過沈之厚的傷情,你覺得陛下會放過你?”

張延齡有些心虛,但嘴裏依然強硬:“咱們是皇親國戚,憑什麼外甥要幫沈之厚出頭?他算什麼東西?”

張鶴齡喝道:“你跟我急有什麼用?你又算什麼東西?你姓朱嗎?莫說你隻是舅舅,自古以來為了皇位穩固,就算是父兄子女都照殺不誤,陛下要利用沈之厚明年平定草原,除了沈之厚外誰能幫他這忙?你倒好,居然敢招惹到沈之厚頭上,你說陛下是否要拿你殺一儆百?”

“我?”

張延齡感覺自己的世界觀都被顛覆了。

倒也不是張延齡不知分寸,而是他的邏輯跟旁人不同,在他心目中,自己享有特權,可以為所欲為,做錯事也會有人替自己擔著。當年弘治皇帝也的確是這麼做的,讓他更加肆無忌憚,後來劉瑾擅權也給了他一種錯覺……憑什麼劉瑾行事可以肆無忌憚,而我就不能?

現在在做錯事後,他仍舊發自內心地覺得這隻是小事,一群屁民還有一個根本不值一提的沈之厚,完全沒必要擔心。

結果卻麵臨眾叛親離的境地!

張鶴齡再道:“陛下已要查抄你我府宅,現在我們要做的,便是去陛下那裏認錯,該承認的就承認,不該承認的打死都不能鬆口,之前沈之厚不是查了大興縣衙嗎?你就說是下麵地方官主動迎合,擅自做出的決定,你可以跟陛下說自己有過錯,但不能承認這件事你知情,甚至說是出自你指使!”

張延齡鬱悶地說不出話來。

他整個人處於一種迷糊狀態,對於兄長的話充耳不聞。

“跟你說話,聽到吱一聲!”張鶴齡怒道。

“大哥,這次……咱真的在劫難逃嗎?皇上……會不會殺了我們?”張延齡臉色慘白,有些擔心地問道。

張鶴齡氣得吹胡子瞪眼:“到這會兒了你還有心思想這個?有太後在,你怎麼都不會死!隻要你不承認殺人,陛下看在血親的份兒上,會想辦法輕判,朝中大臣也不會趕盡殺絕……之前謝於喬便主動彈壓朝中輿論,相信跟他有同樣心思的大臣不在少數,隻要把事情拿到朝堂上去說,你絕對會平安無事!”

374/24883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