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遷皺眉:“老夫幾時跟沈之厚交惡了?更勿論講和……”
楊廷和行禮:“請恕在下失言。”
謝遷臉色多少有些陰沉,“老夫先試著去見陛下,若實在不成的話,隻能去見沈之厚,說起來……老夫有些時日沒見到他的人,他這病看來一時半會兒好不了……”
言語間,謝遷依然有懷疑沈溪是在裝病。
楊廷和笑了笑,不想摻和進謝遷與沈溪間的恩怨,無論沈溪是否真的生病,他都不想理會。
……
……
謝遷思慮再三,還是覺得有必要去見沈溪。
但他顧忌身份,覺得自己親自登門造訪實在太掉價,不如派個人去沈府,把自己的意思傳達,如此無論沈溪是否願意幫忙,他都不會丟麵子。
“……這小子的性格老夫最是了解,不管強迫他做什麼,都會跟老夫對著幹。但凡不合心意,就死強著不做,老夫已支使不動他……隻能讓世光借助問刑部閹黨案,順帶跟他提一句……”
謝遷跑到刑部衙門,讓何鑒幫忙。
現在的謝遷看起來滿朝都是朋友,但其實敵人也遍布朝野,如果朝中不是有何鑒這樣的老臣,恐怕他已到眾叛親離的地步。
謝遷一心拔擢那些跟他交厚的固執老臣,之前大部分弘治朝的老人都被劉瑾給涮了下去,如今全都在他重新擬定的委命名單內,但現在得靠沈溪去皇帝跟前幫忙遊說,才能恢複他在朝中處處都是幫手的局麵。
何鑒看過那份名單,聽完謝遷的請求後,非常為難。
何鑒心想:“你謝於喬跟沈之厚出現矛盾,關鍵就在於對待朝中新老大臣交替態度迥異,結果你卻舉薦那麼多的老臣,還要沈之厚去跟陛下說,不是違背沈之厚的初衷?你不親自去,卻讓我去,分明是強人所難!我這麼去了沈府,非被沈之厚敷衍搪塞不可。”
何鑒無奈道:“於喬,你應該知道,我在兵部時就是之厚的下屬,你讓我去沈府拜會求情,始終不那麼合適。”
“怎是求情?”
謝遷麵色不善,“你乃三朝元老,就算作他的先生也綽綽有餘……況且如今你跟他的職位相當,大家平起平坐,怎麼能算上門求情?”
何鑒想說,你跟沈之厚平起平坐,我始終擔任過他下屬,此番也是靠他舉薦才登上高位,怎能一樣?別的不說,你謝遷比我年歲小,中進士比我晚,就算我隻是個普通進士而你是狀元出身,你也算是我的後輩……但你幾時給過我好臉色看?
何鑒試探地問道:“要不,於喬你跟我一起去?”
謝遷臉色更加難看,一甩袖道:“那小子,從這次回朝便我行我素,誅除劉瑾時就沒跟老夫商議,自作主張把陛下從宮裏給引出來,自那之後老夫但凡跟他說事都會頂杠,這會兒要是老夫去見他,等於說老夫主動認輸……老夫不去。”
何鑒笑了笑:“於喬,其實之厚心腸不壞,你看他這剛當上兵部尚書,就稱病在府不出,這不是避免跟你出現矛盾?以我所知,他的病情並不太嚴重,遠未到臥床不起的地步,還不是為了給你麵子才不入朝?”
“你怎知道他病情如何?你去他府上拜會過?”謝遷道。
“這不刑部……唉!當我沒說。”
何鑒本想說沈溪去刑部衙門拿案宗之事進行說明,但想到謝遷對沈溪的偏見,無論自己怎麼說,謝遷都不可能轉變觀念。
“那好,我便親自去一趟,但我不敢保證之厚會聽我的,到底你才是他的先生,是他官場的領路人,我不過是他的老部下罷了!”
何鑒說話間,把自己的身段擺得很低。
謝遷點了點頭,二人寒暄幾句便離開。
謝遷走後,刑部左侍郎張子麟走了過來:“何尚書,若在下所料不差,謝中堂是讓您去求見沈尚書吧?”
何鑒沒好氣地道:“不該你過問的事情,最好少摻和。”
張子麟歎道:“何尚書,咱有話直說,聽說這次謝閣老舉薦的人,都是弘治朝老臣,你說這些人都已年老體邁,甚至比您入朝的時間都早,這入朝難道是來養老的?”
張子麟比何鑒年輕多了,四十多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在張子麟看來,自己是朝中的中堅力量,再加上之前謝遷有意要把他歸入閹黨之列,使得張子麟對謝遷的所有行政舉措都不支持。
朝中大部分劉瑾專權時提拔的新貴,均對沈溪抱有期望,畢竟沈溪才是年輕一代的楷模,尤其沈溪提拔年輕官員上魄力十足,無論是王守仁還是胡璉,都被看作是沈溪親手提拔起來的新人。
謝遷越是堅信弘治朝的官員都是最好的,越不得朝中如今這班大臣的支持。
何鑒道:“元瑞,無論你怎麼想,也別非議謝閣老,他到底是當朝首輔,雖然我也覺得你話說得沒錯,但被劉瑾荼毒後的朝堂,需要一些老臣出來穩定朝綱……從某種程度而言,謝閣老有他的道理,對吧?”
374/24234909
。